切换到宽版
  • 340阅读
  • 0回复

[猎奇]土耳其“鬼镇” [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25
金币
37438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54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7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10-26) —




在土耳其的西南部,距离海边小城费特希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著名的“鬼镇”,叫卡亚寇伊(Kayakoy)。

一百多年前,小镇里居住着希腊人,他们迁移走之后,卡亚寇伊逐渐荒芜成一座废墟,再也没有人居住,成了远近闻名的“鬼镇”,如今是一处供人参观的景点。
这个曾经繁荣了千百年的希腊人小镇,为什么会沦为“鬼镇”?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

土耳其-卡亚寇伊所在
海对面就是希腊


图二:google map
鬼镇-卡亚寇伊



进入“鬼镇”以后,沿着一条小路往山上走,处处杂草丛生,坍塌的房子大都没了房顶,有的只剩下一面墙。虽然是断壁残垣,但依然可以看出,整个小镇依山而建,房屋布局错落有致。

在“鬼镇”里行走,很难碰到别的人,越往上走,石头路面破坏得越严重,房屋坍塌得也更厉害,有些倒塌的房子下面,还留有希腊人用过的一些石头物品,如石灶、石凳等,都丢弃在那里。
断裂的墙壁上长着很多仙人掌,蓬勃茂盛,有的有一人多高,巨大的圆圆的叶片非常可爱。




这座“鬼镇”原来叫莱维西(Levissi),据说早期有一群拜占庭人来到这里,定居下来,并世代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这个小镇。
他们是信仰东正教的基督教徒,后来奥斯曼帝国统治这里,也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

土耳其西海岸有大量的希腊人
受希腊文化和东正教影响巨大
在奥斯曼时代也可以获得一定自治权
此后,莱维西小镇的东正教居民,和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友好相处,两个族群虽然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但相处非常融洽,孩子们经常一起在路边玩耍,男人们也在当地的咖啡馆中一起吸水烟,聊着政治和新闻。
然而,忽然有一天,这祥和美好的生活被政府的一纸协议打破了。

希土之间的恩怨往事
这件事情的起因,还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成了战败国,被迫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这项条约瓜分了土耳其的许多领土,其中关于希腊的部分,规定除伊斯坦布尔以外的东色雷斯地区,以及伊姆罗兹岛等地,归希腊所有。

希腊打算割走奥斯曼相当富庶的两大地区
卡亚寇伊所在的半岛南部则是意大利想要的地盘
可是,由于《色佛尔条约》对土耳其过于残酷,激起了土耳其民众的反抗情绪,民族领袖凯末尔建立新政府,拒绝承认《色佛尔条约》,第二次希土战争爆发。最终,凯末尔的军队取得胜利,协约国被迫放弃了《色佛尔条约》,重新签订了《洛桑条约》。
《洛桑条约》中有一项《人口  交换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希土两国之间需要交换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口。也就是说,生活在土耳其的希腊裔东正教居民,必须“返回”希腊;同时,生活在希腊的土耳其裔穆斯林,也必须“返回”土耳其。于是,希土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交换开始了。

同样,从希腊迁回土耳其的穆斯林,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同样受到了排斥,被本地土耳其穆斯林称为“异教徒”。


东正教徒们走了之后,莱维西小镇改名为卡亚寇伊,意思是“石头村”。后来,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这座小镇,房屋倒塌,卡亚寇伊渐渐荒草丛生,成了一座无人问津的“鬼镇”。
由于人口 交换的不平衡,在土耳其,迁走的人口远远高于迁回的人口,因此,许多东正教居民生活过的地方,就成了空城,“鬼镇”卡亚寇伊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卡亚寇伊的废墟中,还有两座东正教教堂比较完好。
其中一座位于半山坡上,有着高大的拱形屋顶,教堂内部的墙壁上,还有褪色壁画的痕迹。另一座位于山顶,十分小巧,墙壁斑驳。如今,这两座教堂孤立在这座荒凉的“鬼镇”中,记录着过去那段悲伤的往事。





甜美小镇-希林捷
不过,也不是所有希腊人离去后的小镇,都沦落成了鬼镇。在土耳其著名遗迹以弗所附近,有个小镇叫希林捷(Sirince)。Sirince有“甜美”、“可爱”的意思,所以这个小镇又被称为“甜美小镇”。


据说在公元6世纪左右,随着以弗所的衰落,很多基督教徒们来到山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并且逐步建成了这个小镇。




1条评分金币+35
wowoni 金币 +35 - 2021-10-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