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7阅读
  • 0回复

[猎奇]敦煌:西北重镇曾经发生了什么?[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687
金币
8501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45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55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5-01-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4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10-24) —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西北重镇命运沉浮
作者:小贝
校稿:朝乾 / 编辑:养乐多
提到敦煌,相信很多人都会为这样一个颇具历史厚重感的名字而肃然起敬——现实中的滚滚黄沙、皓首经卷,壁画上的婀娜飞天、西天神佛,都披着一丝神秘的面纱,那只灵动的九色神鹿,更是靠着老一代动画人的精彩演绎,陪着无数孩子安然入眠,成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著名的《鹿王本生图》
(滑动下图,图:图虫创意)▼



那么,这样一座矗立于大漠边缘的城市,又是如何成为古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进而铸就出一座人类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的?
黄沙之下,保持至今,真殊为不易
(图:shutterstock)▼

敦煌:初生
西汉初年,由于国家刚刚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战争,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从吕后至景帝刘启,始终奉行休养生息、韬光养晦之策,中央王朝无暇顾及河西走廊,则长期被游牧民族所把持。
此时不光河西走廊无暇顾及
就对保卫关中至关重要的河套也在匈奴手里
(景帝时期汉朝,重在休养生息、内部平叛)▼

至汉武帝时期,国力已足够强盛。公元前126年,阔别汉朝13年之久的张骞回到长安,并给汉朝带回了西域、中亚的见闻。前121年,少年成名的霍去病通过两次大规模战役打通了河西走廊,汉朝在此处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西汉对匈奴战争旷日持久,规模浩大
地缘上最重要的成果就在于拿下河套和河西
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则为中华文明打开了更大的世界▼

东汉时期的应邵在注解《汉书》时,将“敦煌”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不得不说,敦煌这一名字本身便是对强汉的极大褒奖。
敦煌并非汉防御体系的最西端,再往西还有玉门关等等
(时代不同,玉门关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小方盘城更有可能是玉门关附近的玉门都尉府)▼

敦煌郡的设立,是华夏文明的影响力自东向西扩展的一项重要成就,也使得丝绸之路开始向亚洲中部延伸。由于中国古代王朝大多具有农耕性质,无法在降水量稀少的地区维持政权存在,因此敦煌一带曾长期担当国家边疆的角色,其丝路重要节点的地位也注定了外国商队和使节会经常性地通过此处。
正因为如此,来自中原地区的汉文明和来自中亚、印度的异域文明不断在这里交汇、碰撞,进而奠定了之后敦煌艺术学贯东西、形神兼具的特点。
敦煌的位置类似“文明交流门户”
具有相同意义的还有古印度文明的犍陀罗(塔克西拉)▼

敦煌:闪耀
公元366年的一天,僧人乐僔行至敦煌东南的三危山,忽见金光闪耀,状有千佛,便在对面的鸣沙山东麓开凿了第一个佛窟,后来又有法良禅师也在此开凿佛窟。这便是莫高窟最早的由来。当然,关于莫高窟的创建时间,还存在其它两种说法,公元366年是最通常说法。
北朝时,东阳王元荣、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的古称之一,并非今日的酒泉市瓜州县)刺史,两人皆信奉佛教。在地方官员的支持下,莫高窟的开窟造像活动兴盛了起来,最早的一批石窟就是此时留下来的。
莫高窟也并非敦煌周边唯一的石窟
其实可以将一整个地区理解为一个石窟文化重镇
是某些历史时段文化交融下的明珠▼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敦煌地区的归属也曾多次改变。短短三百余年里,敦煌被十余个政权统治过,其区域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由于中国北方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中原百姓大量流离失所,谋求一方净土成为了当时很多人最大的愿望,其中大量人口南下长江流域,但还有一部分前往相对偏远的敦煌,这里虽然条件较为恶劣,但兵连祸结之事较少,反而是一处很好的避难所。
西晋在自我削弱后,迅速被北方民族击溃
大量北方中原人口四处离散
转而促进了西北和长江流域的开发▼

人口的不断增加提升了敦煌的地位,甚至还一度成为西凉政权的首都。彼时,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早已经传入中国,其“轮回转世”的思想对于当时深陷于战乱之苦的普通百姓而言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一时香火鼎盛,教徒甚众,敦煌亦不例外,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敦煌莫高窟的开凿确立了前提条件。
那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真的是生男埋没随百草
如果人生不幸,也只能祈盼往生极乐世界了
(莫高窟壁画,西魏时期)▼

敦煌:壮盛
公元627年的秋天,刚建立不久的唐朝正在与突厥作战,边境附近形势十分紧张。一个企图偷渡出境的和尚来到敦煌附近的瓜州,寻找出境的机会。这时,凉州捉拿他的通缉令到了,但州吏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撕毁了通缉令,放跑了和尚。
正是贫僧了
(玄奘西行图,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个和尚就是著名的玄奘。瓜州以西,有五座烽火台,扼守着附近仅有的水源。玄奘夜间靠近烽火台取水时,被唐军发现,险些丧命。所幸的是,唐军校尉也是信徒,给玄奘补充了水和粮食。当19年后玄奘回国时,西域大部分早已归属大唐,玄奘一行受到了唐太宗的迎接。
玄奘这一路比张骞更加遥远
张骞打通的是外交之路,玄奘打通的是文化之路
且唐朝崛起过于迅速▼

在唐朝,敦煌佛窟的开凿也到达了巅峰时期。这一时期,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像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达到了空前的艺术水平。
初唐时期创作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图:图虫创意)▼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段时期,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受汉文化的影响极深,表现出了明显的中原化和本土化特征。以在海内外都颇负盛名的壁画“飞天”为例,其原本描述的是佛教神话中司乐之神乾闼婆,但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已经不见多少西域特征,形象显得十分汉化,无论是脚踏祥云,还是衣带飞舞,都显得十分轻盈潇洒,峨冠博带的华夏衣冠形象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敦煌飞天雕塑
(图:图虫创意)▼

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被吐蕃占领,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尽管在后来的归义军、回鹘和西夏时期仍偶尔有一些新开凿的石窟,但由于陆上丝绸之路阻断,加之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敦煌被遗忘进了历史的角落当中,而灿烂的石窟文化也被黄沙所掩埋,数百年不见天日。
自唐以后,中原王朝的主要交通线转为
内部南北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
曾经通向西域的陆路仍然存在,但趋于衰微▼

敦煌:重生
1900年,敦煌道士王圆箓意外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藏经洞中的文物不仅种类丰富,包含文献、绘画、刺绣和经卷等,且涵盖了从魏晋南北朝至蒙元时期的时间跨度,可谓无价之宝。
藏经洞发现者——道士王圆箓
(图:Anonymous / Wikipedia)▼

尽管没有什么文化,但王圆箓仍然将藏经洞的存在通知给了政府,并呈上一些经卷字画,奈何当地官员对此不以为意,哪怕王道士将情况冒死上报,刚经历过庚子事变的清政府也以“缺钱”理由选择不闻不问,反倒是诸多列强的探险家在听说后纷至沓来,用极低的代价从王道士手中骗取藏经洞文物后运回本国。
在那个民族衰微至极的年代,究竟有多少敦煌珍宝在这一过程中遭到破坏,又有多少珍稀文物流出海外,至今已无法统计。
正如陈寅恪所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何时才能回归
(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刚经》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于大英图书馆)
(图:Wikipedia)▼

如今,馆藏有敦煌文物的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研究机构,已经行动了起来。通过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的方式,逐步将敦煌文化数字化、网络化,大大降低了了解敦煌文化的门槛。
1条评分金币+30
wowoni 金币 +30 - 2021-10-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