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1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互联网怎样改变电视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783
金币
403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9-2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2-21) —
          互联网的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手机上观看影视作品。从电视到手机,看起来不过是“屏”的简单切换,实际上包含了从家庭空间到个人空间、从按时观看到互动点选等诸多媒介使用行为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着人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习惯。对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变化,一般观众可能并不敏感,但在电视剧行业内部,创作要正视互联网、适应互联网,已经成为共识。

  互联网怎样改变电视剧创作?探讨这个问题,对认识当代电视剧的美学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电视剧最鲜明的变化是节奏提速。2019年,就有视频网站根据用户观看数据,总结出“黄金七分钟,关键前三集”的剧集网络传播特点,反映了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相较于阖家收看电视剧,个人观剧场景下注意力相对集中,观众对信息密度、情节强度的要求变高了。近来,不少电视剧都在探索适配新审美习惯的叙事节奏。曾摘得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的《破冰行动》,在播出时做了两版剪辑。电视台播出版本采用娓娓道来的正叙结构,背景交代细致、完整;视频网站版本则用倒叙结构,通过雨夜抓捕的热开场制造悬念,又借大量闪回增加情节密度,同时在背景交代上刻意留白,以提高剧集的情节跨度和悬疑感。类似的例子还有《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对盛唐都城的细腻描绘,以复杂空间配合多线叙事,来加快故事节奏。不论时间还是空间,在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前提下,增加剧作内容的信息密度和情节跨度,是节奏提速的要义。

  便于二次传播的精华桥段编排是近年电视剧变化的另一显著特征。这种桥段往往是相对独立、可以调动观众情绪的强戏剧冲突。比如,《觉醒年代》中,陈独秀送儿子延年和乔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段落,两位烈士牺牲时的场景用预叙的方式插入,与此刻意气风发的少年形成强烈对比,造就既豪迈也悲情的情感高潮。《光荣与梦想》中,瞿秋白从容赴死的段落也有类似的情感张力。面对敌人的枪口,他泰然自若,发出了“告别了,这世界的一切”的临终独白,打动观众的心。新媒介环境下,电视剧观众不仅追求沉浸感、代入感,还追求互动讨论、解读文本的参与感。这些精华情节段落,往往是观众讨论最多的部分,因为它们在传递信息上更高效、快捷,在遵循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能够为作品打动观众创造契机。

  互联网对电视剧的人物塑造手法也产生影响,比较突出的是更加强调人物反差带来的惊喜。这种惊喜可以来自与作品整体风格有所不同的反差人物。《山海情》中,在西北特色鲜明的人物群像之外,还塑造了一口福建口音的扶贫干部陈金山,这个人物形象就生动诠释了“反差”的魅力。这种惊喜也可以是一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身份与立场的反转。《扫黑风暴》中公安局副局长贺芸“两面人”身份在故事后半程的败露,就带给观众强烈震撼。通过对反差情节的捕捉、联系、解读,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不断修正对人物的认知,一步步探清人物的真性情。这样的人物塑造,往往能够在新媒介环境下调动观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电视剧注重“网感”,并不意味着电视剧创作的肤浅化、低幼化,无论怎么变,围绕好故事和好人物来创作这一内核是不变的。注重“网感”不是迎合,而是将观众的审美接受问题提前纳入到创作考量中来。当然,电视剧的创新探索,并不局限于故事节奏的提速、便于二次传播的精华桥段和更加注重反差的人物塑造这些方面。新媒介环境对观众思维方式的影响,本就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电视剧与之适配的创作探索也将不断演进。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