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26阅读
  • 2回复

[美食文化]没有最魔幻,只有更魔幻:在马来西亚吃印度菜[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0686
金币
31983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82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3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9-14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1-09-17) —
今天来说说,马来西亚的印度菜。
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有大量的华人,但除了华人之外,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民族就是印度裔。所以在大马的街头可以看到很有趣的景象,一条街的一侧,是华人的药铺、茶室、会馆;一侧是印度人的庙宇、香料店和嘛嘛档。嘛嘛档是什么,我们后面慢慢讲。
都说在现在的马来西亚,可以吃到最传统和古早味的潮汕味道,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马来西亚的印度味道。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第一大民族呢,是马来人。第二大是华人。除了这两大民族之外,人口最庞大的民族就是印度裔了。
印度和马来的渊源比华人还要深厚,公元前200多年,印度阿育王就开启了对东南亚的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335年以后,这么几百年来印度人的海上扩张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还没有开启公元纪年的时候,就有印度人跟着扩张的脚步来到马来西亚了。
但是印度人真正大规模的移居马来,是发生在19世纪的后半夜以后的事情。
原因也有很多。一个呢,当时的马来西亚正在被英国殖民,同时,英国人在马来大量种植橡胶树,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锡矿,亟需劳动力去从事锡矿的开采和种植工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大量印度人同华人一起,涌入了马来西亚“淘金”。说是淘金,其实是作为低廉劳动力输入。这一点很像华人涌入美国的“淘金热”,淘金只是个美好的幻想,其实是去做劳工,非常辛苦。
还有一点,在马来被英国殖民的差不多的时间,印度也在被英国殖民,所以历史上有英属印度这样一个说法。那同属英联邦,马来和印度之间的人口迁徙就没有那么多的桎梏,旅游和移民都比较方便。
另外就是两国的人口基础,印度是人口大国,马来人口相对印度没那么多,又是被英国殖民亟待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印度有人可以输出,马来亟需劳动力输入,就是这几个原因的一拍即合,让我们看到今天在马来形成的庞大的印度裔群体。
后来,虽然马来和印度相继摆脱英国的控制,实现了独立,有很大一部分印度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但是这批返回印度的人,以高种姓的雅利安裔印度人为主,大量低种姓的泰米尔裔因为贫穷没有旅费,或者回到祖国也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留在了马来。
讲到印度种姓制度,这里可以稍微提几句。种姓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印度教内在教条的社会化反映,就是通过血缘和姓氏,把人分成了上下等,通过工种划分、职业隔离把阶级给固化下来。比如高种姓是婆罗门和刹帝利,次之吠舍、首陀罗,而达利特就属于贱民。
我有听印度的比较年轻的朋友说过,种姓制度在印度官方已经被废除,但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基于印度教内在教义制定的种姓制度如果更改,等于差不多是影响了印度统治根基的意思。
并且这个制度的更改,肯定会撬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再加上种姓制度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在印度的文化里,想要废除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个人对种姓制度非常无法理解,这是完全超出我从小所接受的文化和教育的范畴的事情,但这个制度就是客观的存在在印度社会几千年了。
不过现在在马来生活的印度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信仰穆斯林教的。
印度人和中国一样,有自己极富特色的饮食习惯和文化。随着移民进入马来,他们也把自己民族的饮食带到了马来西亚。
在槟城,我们尝试过很多刚才提到过的印度嘛嘛档。有些人不知道嘛嘛档是啥,其实“嘛嘛”是马来西亚对泰米尔裔回教徒的称呼,嘛嘛档就是开在路两边的饮食摊子,没错,就是类似我们的路边大排档或者快餐店的样子。
嘛嘛档提供的食物根据铺面大小来定,可以很丰富,也可以很简单。大的嘛嘛档可以提供各种煎饼、炒饭、炖菜、咖喱、酱料等等,已经煮好的食物都用铁盘装着,展示在店铺门口,顾客可以直接挑选,——就是以前中国街头常见的快餐店的样子。
在马来西亚街头,尤其是槟城、马六甲这两座城市,随处可见印度人开的嘛嘛档。为什么呢,因为当初英国人在东南亚殖民的时候 ,马来西亚的槟城、马六甲以及新加坡这三个城市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成为英国马六甲海峡殖民地的三大重镇,也是英国人最早开埠、开辟港口的地方,这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比较容易赚到钱,大量的劳工涌到这些城市寻找机会,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在今天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和槟城,是印度人聚集较多的城市。
槟城有个小印度,也就是印度人聚集区,相当于唐人街之于华人。小印度里仍然保持着印度的传统建筑和生活风俗,就是你一走进小印度,就能感觉到和其他街区完全不同的风情。整条街红红绿绿色彩鲜明,两边的店铺放着很大声的印度歌曲,小超市卖印度食品和生活用品,印度传统服装店,香料店飘出非常浓厚的香味,我们因为好奇走进香料店看看,一下子那个香味像一堵墙一样迎面扑过来,差点被那个香气熏窒息了。
第一次在嘛嘛档点东西,是在槟城“小印度”,那是很有趣的回忆。当时真的是一脸懵。因为嘛嘛档里一个个铁盘里盛的不是菜,是各种咖喱。白的、红的、黄的、绿的,红的浅一点的,黄的深一点的……足足有十多种,但颜色和形状都是一样的难以描述,我完全不知应该从何下手去点。
然后我就是有点不知所措,就看看边上的印度人是怎么点菜的,就是拿手指几种咖喱,盛在一个袋子里打包,然后有些酱料是不管好歹全部盛进一个袋子里的,有些又是分开打包的;选完酱料之后,再装一袋子白米饭一起带走。有些人会再选一些咖喱边上堆着的炸鸡肉、炸鸡蛋什么的一起带走,但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只买咖喱和米饭。
所以对印度人来说各种咖喱配上饭,就是一顿快餐了。
我觉得我不行,不能这样点。于是就走进店里问,这家店还不错,一个是比较大,一个是他有英文菜单。但是你知道食物的翻译是很难的,我就大概估计着点了一份炒饭。但是我坐的座位,就在他那个大排档的铁盘档边上,我就不停的看到有人进来打包咖喱带走,就忍不住那个好奇心也想尝尝这个咖喱的味道,我就观察,哪个咖喱点击率最高,就选点击率最高的那个买。但是直接买咖喱吃这个事情我好像还是很难接受,于是又配了一颗炸鸡蛋。
那是一份黄咖喱,尝了第一口,觉得还好,味道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冲,也不太辣,还蛮容易入口的。和我们在其他地方吃到的咖喱不一样,就是口味不仅没有那么冲,味道层次却更丰富,咖喱本身就是多种调料和食材熬出来的;但是吃到第二口,我又回味了一下那个味道,就感觉有点不对,有点不可描述的味道在里面,简单的说这个味道再结合这份咖喱的外形,产生了不好的口味体验。
那我还以为是我有问题,我就给我先生尝了一尝,我说你尝尝,是不是有点那个味道在里面,那他是对食物口味接受度很广人,其实我们俩的口味都比较包容,只是他更甚于我。他一尝,我就看看到他很沉痛的闭上了眼睛点了点头。就把我给笑死了。
当然尽管产生了不好的联想,但联想毕竟是联想嘛,那份咖喱我们最后还是吃完了。
然后那天很巧,刚好是印度教最盛大的排灯节。我们坐的那家店刚好可以看到他们花车游行的样子,一辆被鲜花和灯光装饰的花枝招展的花车,由很多个印度壮汉拉着向前行进。每行进几米就要停下来,做一堆复杂的仪式,车子上还有火再烧,可能是在烧一些香料,因为整条街都是浓烈的香料味。车子上、车子两边、后面都围满了人,男人是上身赤罗,戴花环,女人穿华丽的莎莉,载歌载舞,我第一看到排灯节,都看呆了。道路两边、十字路口站了若干个明显是马来人的警察,是帮忙维护秩序,指挥交通的。他们当然是很淡定,早就见怪不怪了嘛。
然后在这条街的另一端,是一个华人的会馆,当天也是红灯笼高挂,灯火通明,门口很多身着正装的华人在互相握手打招呼,陆陆续续步入会馆内部。我就很好奇,因为当天并没有什么华人的重要节日,我就跟进去一看,哦,是一个华人什么协会的聚会活动,会馆里面很大,里面摆了起码几十桌的宴席,宾客正在陆陆续续的入席准备吃饭。
这个景象我第一次看到觉得太魔幻了,同一条街,相隔不到百米,一头是烟雾缭绕,香气扑鼻,载歌载舞的在做宗教仪式,一头是西装革履,围着大圆桌聚餐,马路中间又是完全不属于这两个民族的警察在帮忙看守交通,真的是非常有意思。我看着眼前桌子上的印度炒饭、咖喱和马来白咖啡,一个多元的多民族国家的形象就很生动的在我眼前展开。
印度的各种咖喱和饼在我眼里还是很神秘,所以在马来西亚的日子里,我还是品尝各种印度食物。在另一家嘛嘛档,我就点了各种煎饼。
我也效仿印度兄弟用手进食,因为米饭用手吃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然后你点煎饼之后,他是默认给你配几种咖喱的,就拿那个饼配着咖喱吃就好。这次我吃到一种酱汁,他们叫sambal,其实在英文里就是辣酱、咖喱之类的意思,但这个sambal里是有小凤尾鱼的,所以他有点腥,但是辣味可以把这个腥味遮盖掉,反而称出海味的鲜香,这个sambal的味道我现在还在怀念。
在槟城的小印度,街头也像印度本土一样,有卖小吃的摊贩。卫生状况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在印度吃拉肚子的朋友会出来现身说法。槟城的印度小吃摊也一样,食物上时不时会落上几只昆虫。但我还是大无畏的尝试了印度街头小吃炸三角,结果味道意外的好。炸三角其实就是把面皮裹成三角形,里面的馅是牛肉和酱汁,反正我本来是抱着死就死吧的心态去尝的,尝过以后的反映就是:嗯真香。
在马来体会印度美食,除了美食本身,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印度人在饮食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艺术。
在吉隆玻的一家传统印度饭店里,食物是被盛在香蕉叶上端上来的。米饭、煎饼、咖喱、蔬菜、鸡肉、鱼肉、虾、螃蟹等等各种食物都可以盛,然后他们的侍者,也是很神奇,手托着软绵绵的叶子,在桌子中间麻溜的穿梭,食物不散、不落,步伐轻盈。
还有一个能够体现印度人在餐饮上表现出行为艺术的饮食,是拉茶,也就是奶茶。拉茶就是把煮好的奶茶盛在两个杯子里,两只手一高一低,尽量形成大的落差,然后把杯子里的奶茶互相倒,拉的越高,奶茶里混入越多的空气,泡沫越多,味道也就越好。
那为什么在马来一定要提到这个拉茶呢?因为最早,在印度本土并没有拉茶,而是这些移民到马来的印度人发明的。在比较好的印度饭店里,会请专门的小伙子来表演拉茶,熟练了以后,两个杯子之间的落差更大,身体也会随着变换角度,好像表演杂技一样。
印度人的作息,和华人也完全不一样。华人的饮食店早上很早就开门,大概6点左右就能吃到早餐了,这个时候印度餐馆还是大门紧闭。但是到了下午3、4点,华人餐馆都陆续打烊了,这时候印度人那边就热闹起来了,一直到晚上10点多上街,还是能看到印度人很嗨的坐在嘛嘛档里吃饭喝酒、看电视聊天。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华人和印度人这两大民族,支撑了马来西亚美食的魔幻风情。
1条评分金币+12
chn001 金币 +12 鼓励一下 2021-09-1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城阳记忆

UID: 2132479


发帖
5628
金币
72
道行
1888
原创
58
奖券
19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67(小时)
注册时间: 2020-07-25
最后登录: 2024-11-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9-15
印度菜别说吃了,看着都让人恶心半天,烂乎乎的熬一锅,还用手抓
1条评分金币+5
chn001 金币 +5 鼓励一下 2021-09-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7486
金币
1017
道行
12578
原创
911
奖券
1390
斑龄
0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4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5-01-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09-15
偶尔换换口味 也还可以
1条评分金币+3
chn001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21-09-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