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2
- 在线时间33423小时
-
- 发帖29118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16799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187
- 金币
- 16799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42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2
|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1-03-19)
—
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要拦住那个点开《奇食记》的自己。好歹自诩为一个能勇吞臭豆腐、淡定啃兔头的奇女子,没想到在这部片子面前,大意失食欲。奇、食、记。是我错了。我没有读懂这三个字里暗含的诅咒。《奇食记》导演能有什么坏心眼儿呢?也就是让我三天吃不下饭而已。江湖上恶名鼎鼎的柳州酸笋,夹在《奇食记》一众主角的衬托下,都显得眉清目秀,分外温柔。什么白毛长三尺的霉豆腐、五十年高龄的传世老卤,我都怀疑是导演体谅观众而特意加入的清新小情趣。豆瓣评分7.5,如果不是后劲极强绕梁三日的呕吐感,估计还能再高一点。办公室里中年发福的男领导,就差点为它怒打五星。只因这部奇诡中带着荒诞、野性里夹杂着智慧的神作,成了他减重期间专用的戒饭片。甚至有点越看越上头是怎么回事……秉着不能我一个人减(吃)肥(不)成(下)功(饭)的原则,我必须要跟大家讲讲它到底有多奇。重要提示:本文图片已做滑动遮盖处理。但仍不建议在空腹状态下阅读,奉劝大家先吃饱再上路。01一切要从一种名为见手青的野蘑菇说起。云南向导讲了一个关于见手青的故事:老太太不幸丧女,此后每到见手青的季节她都会吃,因为吃了就能“见小人”,产生幻觉,看到她的女儿。淡淡忧伤中透露出一股舌尖系美食人文精神的传承,令人放心地看了下去。可就在十分钟后,世界的崩塌毫无预兆地开始了。一股黄色液体从一段肠状物体中喷涌而出,涂满我的屏幕,淹没我的视野。谨慎看图,小心地滑→“撒撇”,一盘看起来色香味俱全,云南风情浓厚的凉拌菜。我一点都不想知道,原来它的主料是牛苦肠和苦肠液。但导演偏偏还要耐心细致地给你解释,这个牛苦肠里没有屎,人类赶在牛吃的草变成屎之前截了胡。以为加粗三个字就能让观众原谅你吗?半个老饕的尊严不允许我点击关闭键。于是我很快就发现,这点聊屎操作在整部片子里简直不值一提。心怀热爱的撒撇高手,会蹲在菜市场摊位前,如珠如宝地捧起一段新鲜牛苦肠,看它的眼神宛如初恋。当他将带着苦肠那“青草香气”的手指放上舌尖,轻轻一舔的时候,我开始怀疑那不是一段肠子,是一块糕点。谨慎看图,小心地滑→重头戏在于熬煮苦肠的神秘工艺。到了一定的火候,便从灶下夹出一块热情的老碳,扔进锅里杀菌、提香。是的,你没看错,直接扔进锅里,跟浑黄浓厚的撇汁融为一体。谨慎看图,小心地滑→牛这种动物,也不知道上辈子是跟人类有什么孽缘。云南人要吃它的肠子肠液,贵州人连它嚼过的草也不放过。掏出牛胃和小肠里尚未消化的草料等物,和着牛胆汁一起熬煮,这种食物,当地人管它叫“瘪”。谨慎看图,小心地滑→为了让牛胃里长出一坨好瘪,买回来的牛先要精心养上半个月。喂给它们的草都要仔细撕成合格的尺寸。养的不是牛,是瘪,是吸收天材地宝精华的百草药。谨慎看图,小心地滑→再也无法直视抹茶。这位文案,我谢谢您嘞。跟牛有仇(不是)的导演组,显然不会就此收手。不光吃完了牛的肠胃胆汁,还远赴海南,扒掉了岛上的牛皮,让大米包裹发酵,历经时光沉淀,成为一坛外地人闻之色变的牛皮酸。牛身上已经找不出来什么人类吃不了的部位,但我没想到,连牛屎都不能幸免于难。德宏人会踏着熹微晨光,去牛棚里迎接清晨的第一坨牛屎。谨慎看图,小心地滑→并采用姿态共激情一色、力量与技巧齐飞的太极掌法,摔打出其中的空气,使之拥有更高的粘性和可塑性。谨慎看图,小心地滑→正当我启动全部的想象力猜测这块宝贝将会以什么身份下锅的时候,男主角轻飘飘地把它用来封酒瓶了。不得不说,有前面几集里牛瘪牛撇的珠玉在前,区区一罐牛屎酒,我内心已然古井无波。02《奇食记》里牛的出场频率虽高,食用手法虽全,但着实称不上最野最奇的。比如她们身前这幅用色大胆、笔法粗犷、充满野兽派气息的画作。是用豆丹肉画就的。豆丹之所以叫豆丹,据说是因为人们觉得它是天赐仙丹。不过长相上仙气不甚明显——谨慎看图,小心地滑→就是这种虫子,连云港豆丹交易中心,一天能卖超过三万斤。肥胖绵软的豆丹,身娇肉贵,皮肤是春天的颜色,赏心悦目。买回来的豆丹必须尽快食用,水里一泡,碾子一滚,满腔蛋白精华便喷薄而出。谨慎看图,小心地滑→碾压出来的豆丹精华经过烹饪,既有海鲜的鲜美,又因为满满胶原蛋白而被附加了美白、营养的超强buff。不负“仙丹”之名。同样在大碾子下爆浆绽放的,还有一种叫“土笋”的食物。由于姓名和食用方式都太过小清新,泉州街头很多手里捧着土笋冻的无辜路人,在看见它真容时都吓到模糊。谨慎看图,小心地滑→也许是为自己的行为增加合理性,每一种不羁的食材,在当地都有一段历史悠久的传说。土笋的版本与郑成功有关,据传是在粮草不济时偶然发现的神奇美味。从滩涂里挖出来的土笋黑乎乎丑巴巴,历经一通暴碾,五脏六腑化为爆浆冲刷干净之后,才能下锅熬煮。谨慎看图,小心地滑→比起豆丹和土笋,命运对广东禾虫似乎要温柔许多。谨慎看图,小心地滑→没有不可抗的碾轮,也无需一条条挤爆,禾虫只需清洗干净就可以从容上路,让烹煮紧紧锁住自己体内的汁水。但也有可能是因为禾虫不需要碾压挤爆,稍微沾点盐,它都能自爆。谨慎看图,小心地滑→吃虫的奇,奇在一般人想不到要吃虫子。还有另一种奇食,奇不在食材,在于手段。不要小看这只平平无奇的桶。看见湖里游泳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了吗?这只桶正等着他们上岸,然后盛满他们的……童子尿。在福建永春,婚丧嫁娶,过节祭祀,都少不了尿肉尿蛋这道大菜。做这道菜,不仅要严格把控童子尿的年龄限制,连锅也要专用的。光看着这口锅就恨不得当场撅过去的观众,再坚持一下,大厨那坚毅的深情或许会给你一些鼓舞,一点安慰。当他端着沉淀之后气味浓郁的主料,屏住呼吸走向光明,我只想关掉视频敬这位英雄。永春人吃尿蛋,还要专挑蛋壳煮破了的吃。当地老人总乐于安利这东西吃了神清气爽、疲惫全消。您说着,我听听就好。谨慎看图,小心地滑→秦淮河畔风光旖旎的南京,在吃蛋这件事上也狂野得很。他们不吃尿蛋,吃“活珠子”。孵化十二到十三天,照着能看出小鸡有头有脚有翅膀的蛋,就叫活珠子。谨慎看图,小心地滑→传统喝汤、水煮的吃法沿用许多年,新一代年经人可能有了一点点倦。他们在活珠子上活学活用,比如,把威士忌倒进刚剥开的活珠子里。烈酒的芬芳中涤荡着胚胎的嫩香,一口饮尽,荡气回肠……我编不下去了。03人间多奇食,其实多半都是饥饿的后遗症。在吃不饱饭的年代,人什么都能吃,还要想尽办法把它变好吃。比如贵州的销魂庵汤,起源于剩菜剩饭,发酵时间以“代”为单位,号称“人没了,汤还在”。“喝一口,打漂之人健步走;喝两口,喝酒宿醉不上头;喝三口,馊饭剩菜赛珍馐。”谨慎看图,小心地滑→“臭名昭著”的独山三酸传承多年,也是因为一勺三酸拌料,就能让快馊的饭菜重现美味。奉劝外地朋友不要轻易挑战。很多迫于无奈的手艺,在衣食丰足的年代就摇身一变,成为稀罕的特色。广东的禾虫以前几毛钱一斤,现在两百块一斤,还经常买不到。重庆火锅里各种下水,原来也是因为码头工人吃不起肉,如今却几乎统治了整口锅。爱的人欲仙欲死,逢人便安利。懂点手艺的,甚至能跨越中西文化的差异,把禾虫做成披萨,折耳根做成蛋糕。恨的人避之不及,谁也劝不开嘴。别说看视频了,不小心刷到图片都几乎要窒息。谨慎看图,小心地滑→这几年看多了恢弘大气的美食套路,突然出现一个张牙舞爪的《奇食记》,很多观众都觉得新鲜。配乐、剪辑也都没按套路来,一会儿拿捏着霍格沃茨的气质,一会儿又成了灯球闪耀的迪厅。但被讨论最多的,还是主题本身。“世上有那么多美食,为什么非要拍这些恶心的东西?”因为还有人在吃啊。记录正在消失或者小众的东西,本就是一种意义。在精致的世界里待得太久,人对世界多样化的容忍程度总是会变低。于是忽略它们被发明和存续的原因,单纯震惊或嫌恶某种粗陋、野性。有人觉得反烂、发臭,如马桶堵塞,如下水道反味,一秒钟都忍不下去;自然也会有人觉得苦后有回甘,臭到深处自然香。对食物是这样,对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虽说号称“反美食”纪录片,《奇食记》仍然强调了“食物本无贵贱”。我倒不是很认同这句话,食物的价格、营养价值和卫生,的确都存在客观的差别。片子里提到的很多食物,都在逐渐被淘汰。真正无贵贱的,或许是祖辈为了吃饱、吃好付出的心思和努力,以及支撑着它们存续至今的一点乡愁。↓ Vista看天下新媒体招聘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