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6
- 在线时间33548小时
-
- 发帖29185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4369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850
- 金币
- 24369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54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6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1-03-19)
—
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贾宝玉问她:“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字,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探春便问出处,宝玉笑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的不成?”探春的一句“只恐又是你的杜撰”,证明贾宝玉在此之前,常常会杜撰一些典故,来哄家中的妹妹们玩耍。“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时候,贾宝玉果然又杜撰了一个典故,“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一个林子洞……林子洞中有一群耗子精。那一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因说:‘明日乃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来方妙。’乃拨令箭一支,遣一能干的小耗子,前去打听……”小耗子不辱使命,打听出来山下庙中有很多果米,老耗子便派遣了几只小耗子,各自去偷果米。一只最瘦最小的耗子,主动请缨,要去偷香玉,众耗子问它怎么偷,它变了一位最标致美貌的小姐,笑道:“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玉,却不知道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黛玉听了,翻身爬起来,按着宝玉笑道:“我把你烂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编我呢!”说着,便拧的宝玉连连央告,说:“好妹妹,饶了我吧,再不敢了,我因为闻着你香,忽然想起这个典故来。”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典故呢!”其实,这些典故,与其说是贾宝玉的杜撰,不如说是作者曹雪芹的杜撰。从贾宝玉说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偏我是杜撰的不成”这句话时起,我们就应该明白,在这部不朽之作《红楼梦》中,曹雪芹老先生准备放开手脚,任意“杜撰”了。别人可以杜撰,难道我曹雪芹杜撰不得?那么,在《红楼梦》这部书中,曹老先生究竟杜撰了多少典故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典故的定义。典故,是典制和掌故,指的是诗文或古文中,引用到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句子,也可以指的是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可以分为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等。古代写诗词或者写文章的时候,非常讲究“用典”。我们举个例子,在苏轼的《虞美人·述怀》中,“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四句词用了四个典故,“归心正似三春草”,用的是孟郊《游子吟》的典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试著莱衣小”用的是老莱子“斑衣戏彩”的典故;“橘怀几日向翁开”用的是三国时期陆绩,在袁术的宴席上,偷藏了三枚橘子,准备回去孝敬母亲的典故;“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用的是晋代王述(字怀祖)对儿子王文度的宠爱,儿子都已经很大了,还常常把儿子抱在膝上的典故。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究竟杜撰了多少典故呢?也就是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的事情或者故事,愣是被曹老先生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写到了《红楼梦》中呢?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前,他随着秦可卿来到了她的卧室,准备在这里午休。“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了人来。宝玉便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内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秦太虚,就是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可是,我们翻遍了秦少游留下的作品,根本就没有这样一副对联。他的诗词中,也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句子。所以,这副关于秦少游的对联,其实就是曹雪芹的杜撰。那么,为什么曹雪芹要杜撰一副秦少游的对联,挂在秦可卿的卧室呢?原因应该有两个,第一个是秦少游和秦可卿一样,都姓秦,秦即“情”;第二个是因为秦少游还有一个字叫秦太虚。贾宝玉即将进入的梦境,就是“太虚幻境”。所以,曹雪芹才会杜撰了秦少游的一副对联,挂在这个地方。第七十六回,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史湘云念了一句“轻寒风翦翦”,林黛玉联了一句“良夜景暄暄”,接着又续了一句“争饼嘲黄发”。史湘云笑道:“下句不好,是你的杜撰,用俗事来难我了。”黛玉笑道:“我说你不曾见过书呢,‘吃饼’是旧典,《唐书》、《唐志》,你看了来再说。”史湘云笑道:“这也难不倒我,我也有了。”因联道:“分瓜笑绿媛。香新荣玉桂。”黛玉笑道:“‘分瓜’二字可是实实是你杜撰的了。”湘云笑道:“明日咱们对查了出来,大家看看,这会子别耽误工夫。”在林黛玉和史湘云的联诗中,用到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吃饼”,一个是“分瓜”。“吃饼”在《唐书》、《唐志》中也找不到,不过在宋代秦再思《洛中记异录》中,有“唐僖宗幸兴庆池泛舟,方食饼。时进士在曲江,有闻喜晏,上命御厨各赐一枚,以红绫束之。故徐宣诗曰:“莫欺老缺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馅来”的典故。所以,林黛玉的“吃饼”倒算得上是典故。可是史湘云的“分瓜”,确实在典籍中找不到任何出处,连史湘云自己也没有说出来自己这个典故,究竟在哪本书中,可见,这确实是史湘云的“杜撰”,亦或者说,就是曹雪芹老先生的杜撰。因为正值中秋时节,贾珍给贾母送了西瓜来,在宴席上有“分瓜”之举,史湘云才拿来凑数。这位史大姑娘,八成也是学会了贾宝玉的“杜撰”。从“西方有石名黛”,到“耗子精”的故事,从秦可卿房里的那副对联,到史湘云“分瓜”,这都是曹雪芹的“杜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