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的历史,要从陈桥驿开始。
陈桥驿在历史上是一个供过往官员歇脚的驿站,公元960年大年初三,这里发生了一场兵变,后周殿前都检点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从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赵匡胤兵不血刃,夺取了后周江山,这种平和的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而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招安后,在陈桥驿斩杀了一个梁山兄弟。作为梁山好汉的领袖,宋江为何要对自己人下手?作者这么写,到底想表达什么?
陈桥兵变
一、陈桥驿事件
众所周知,宋江一直心心念念想被宋朝廷招安。
通过李师师的枕边风,宋徽宗终于答应招安梁山。宋江带着梁山队伍浩浩荡荡的进京面圣,不料高俅、蔡京从中作梗,劝告皇上“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此辈好汉,智勇非同小可,倘或城中翻起来,将何解救”,要他们不要全部进城。宋徽宗本来有意给梁山兄弟所有人封官奖赏,现在只好改变主意,让梁山队伍不进城,先在陈桥驿安营扎寨,只让宋江和卢俊义进宫面圣。朝廷突然变卦,“众头领听得心中不悦”。
严格来说,高俅、蔡京的意见是正确的,因为一伙武艺高强的强人全部进入京城,一旦他们有谋反的计划,很可能引发动荡。为了安全起见,确实不应该让梁山队伍全部进城。
宋江面圣后,朝廷下旨梁山全部人马即刻开拔,去征讨辽国。军马拔营出征,皇上派中书省的两名厢官来犒劳三军,“每名军士酒一瓶,肉一斤”。不料,厢官贪婪好利,雁过拔毛,“每瓶酒克减只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发到好汉手中“酒只半瓶,肉只四两”。
98版《水浒传》中的厢官
众人怏怏不乐,一个项充、李衮部下的军校见这等窝囊,直接大怒,把手上的酒肉全扔到厢官的脸上。于是,双方展开骂战。骂到激烈处,军校说“俺在梁山泊时,强似你的好汉,被我杀了万千。量你这等贼人,直些甚鸟”,说罢手起一刀飞去,厢官当场毙命。
宋江听说后,大惊失色,吴用说:“省院官甚是不喜我等,今又做得这件事来,正中了他的机会。只可先把那军校斩首号令,一面申复省院,勒兵听罪。急急可叫戴宗、燕青悄悄进城,备细告知宿太尉。烦他预先奏知委曲,令中书省院谗害不得,方保无事。”
宋江采用了吴用的应对方案,先是让这个军校自缢,再枭首,悬挂陈桥驿示众,以平息事态。皇上也觉得宋江的认错态度不错,就没有进一步追究。
98版《水浒传》中的军校
二、宋江的二元纠葛
这场突发事件,让宋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宋江在此之前,从未对梁山自己弟兄下过手,这是他讲义气的表现,也是笼络人心、统领梁山的基础。
宋江不会武功,也没有任何功名,甚至长得也不咋地,他的威望完全来自于自己长年来在江湖上仗义疏财。他曾冒生命危险飞马报信,放走晁盖等一班朝廷缉拿的要犯;曾婉言谢绝晁盖等为报恩送来的百两黄金;曾为李逵还过赌债,赠武松以盘缠;曾收到弟弟写来的诈言老父去世的家书,不顾风险、不听劝阻地回家奔丧;曾几次要把梁山首领职位让与他人,他无论对投奔来的还是被俘获的英雄都以礼相待,亲如兄弟;曾把美艳无双的扈三娘许配给矮脚虎王英,而不是自己据为己有;曾与李师师交往,他只为招安大业,没有非分之想······
可以说,宋江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江湖人士的精神偶像,“孝义黑三郎”绝非浪得虚名。由这样一个人来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大家心服口服。
宋江要想长期维持自己的领袖地位,就必须坚持自己守护“义“的形象。一旦梁山兄弟们觉得你不再是“义”的化身,那么你的地位就会开始摇晃。例如李逵误认为宋江强抢民女时,就敢把忠义堂前的大旗砍倒,还要接着砍死宋江。
98版《水浒传》中的宋江
从宋江提出招安大计,他的精神偶像的地位就开始动摇。在重阳节菊花会上,宋江《满江红》中的词句“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终于引发了弟兄们的不满,武松、李逵、鲁智深等表示反对,李逵作为铁杆粉丝,也大闹宴会,“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以至于宋江当场就想杀了这个黑大汉,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不过,宋江的威望毕竟还很稳固,所以还能稳住整个梁山的局面。
98版《水浒传》中闷闷不乐的鲁智深和武松
然而,宋江思想中还有“忠”的一面。他曾经是山东郓城县押司,在县衙中从事法律事务,掌管文书案牍,协助知县处理词讼。所谓“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刀笔敢欺萧相国”等均说明了宋江本人的职业类型和对法律的熟悉程度。而宋江又“自幼曾攻经史”,是儒家士子。可以说宋江是个具有儒家忠君精神的人,他造反,反的是贪官污吏,而不是皇帝。他一直期望皇帝能够体察他的一片忠心,赦免他的大罪,给他一个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将功折罪的机会。
可是,自古以来,不只忠孝难两全,忠义也难两全。“义”的对象是跟随自己的梁山兄弟们,“忠”的对象则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是江湖上的法则,一个是政治上的法则。一个是以江湖利益为优先,一个是以庙堂利益为优先,二者利益可以共存,但绝不能化解根本矛盾。宋江的“忠”在武松等人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投降。入云龙公孙胜就更直接,宋江刚上山,他就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家乡蓟州,自此一去不回。
现在,梁山的军校不经任何请示,冲动之下杀了朝廷派来的厢官,一下子将宋江推进极其窘迫的状态。如果为了小小的厢官就要杀军校,肯定会让所有的兄弟寒心,从而动摇自己的权力基础;如果为保住军校,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朝廷震怒,断送自己招安的所有心血。后果就是,朝廷与梁山再次开战。
三、背后的隐喻
宋江最终还是听从了吴用的建议,决定牺牲军校来换取朝廷的信任。他对着那个军校哭骂:“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惧他,你如何便把他来杀了,须是要连累我等众人,俺如今方始奉诏去破大辽,未曾见尺寸之功,到做了这等的勾当,如之奈何?”那军校叩首伏死。宋江哭道:“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虽是你强气未灭,使不的旧时性格。”这军校道:“小人只是伏死。”
陈桥驿宋江挥泪斩军校,标志着宋江内心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以往,“忠”与“义”平分秋色,各占一半,现在,“忠”彻底压制住了“义”。从此,宋江心中,梁山兄弟成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举个例子,在梁山后来征讨辽国时,辽国欧阳侍郎诱降宋江,吴用建议他“弃宋从辽”。宋江以往对吴用的主张几乎言听计从,哪怕伤天害理,可是,这次宋江却不客气地告诫吴用“此事且不可提”,并说“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不以对吴用的义来害忠。
宋江在陈桥驿的思想转变,也意味着梁山集团开始转型。以往,梁山与其说是个政治体,不如说是个大家庭,宋江不光是领导更是兄长。“情义”,即兄弟情感和江湖伦理,是维系这个组织运转的主要力量。现在,宋江要求兄弟们都要按照朝廷的规章制度、法令法规办事,如果有违逆朝廷的事情发生,对当事者绝不轻饶。
98版《水浒传》中准备发飙的李逵
然而,宋江也知道,他自己思想的彻底转型,不代表所有梁山兄弟的思想也都彻底转型,自己的权力基础依然没有变化,梁山领导层仍然缺少以刚性规则来维护内部统一的机制,他依然需要用“义”为维系自己的领袖地位。当征辽结束、功成而归后,梁山因为奸臣作梗而受压,众英雄“都有怨心”,很多将领都心生重回梁山之意。此时宋江的信用和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他依旧能且只能使用情感的力量来让大家就范。“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
他知道,兄弟们不可能去斩他的首级,所以不可能“自去行事”。
陈桥驿事件表明,宋江试图建立法制规则来维护内部统一的机制,然而到头来却发现他依然需要靠“情义”来维系内部团结。
中国古代政治是“人治”。既然是人治,就免不了政治腐败、江山兴亡、改朝换代。这种情况,直到蒋介石统治时期都未曾改变,蒋介石领导军队,靠的不是法律授予的权力,而是自身与军队将领的师生情谊、朋友情谊等等。再反观宋江,他一心想为梁山建立一套刚性的规则,来维护内部统一的机制,为此不惜在陈桥驿杀掉自己的弟兄,但结果却是,他依然要依靠“情义”来实行“人治”。
最后,当宋江决定喝毒酒自杀,他恐李逵再反,把他“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于是将李逵也招来毒死了,一方面,忠高于义在此处表现到了极至,另一方面,宋江让李逵心甘情愿陪死,靠的还是李逵对自己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