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33阅读
  • 0回复

[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挑战人类创造性,创造不属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685
金币
227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2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23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1-03-20)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影响到的行业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实践与应用。从医疗教育到司法金融,无不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盎然景象。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渗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过去被人们视之为“彰显人类独创性”的审美艺术领域,也因人工智能的勃兴而经历着从未有之的变革。

如今,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打破了对人类智能的单一模仿。具备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人工智能,除了胜任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工作外,也已经能够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对自然语言进行处理、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创造性的生产。

但这也同时引起了广泛争议。不同于机械化的生产,人工智能进化出的创造性直接挑战着人类的独特地位以及长远价值,并进一步引发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生存焦虑。

无疑,在未来,每个人都将被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所环绕,并呈现出高度端性的特点。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面对人工智能对人类创造性生产所产生的冲击,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究竟会达到何种地步?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人工智能在创作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力争使计算机具有处理人类语言的能力。从文学界词法、章句到篇章进行深入探索,企图令智能创作成为可能。

1962年,最早的诗歌写作软件“Auto-beatnik”诞生于美国。1998年,“小说家Brutus”已经能够在15秒内生成一部情节衔接合理的短篇小说。

进入21世纪后,机器与人类协同创作的情况更加普遍,各种写作软件层出不穷,用户只需输入关键字就可以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作品。清华大学“九歌计算机诗词创作系统”和微软亚洲研究院所研发的“微软对联”是其中技术较为成熟的代表。

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的创作水平也日益提高。2016年,人工智能生成的短篇小说被日本研究者送上了“星新一文学奖”的舞台,之后成功通过评委的筛选,顺利入围,表现出了不逊于人类作家的写作水平。

2017年5月,“微软小冰”出版了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其中部分诗作在《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或在互联网发布,并宣布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2019年,小冰与人类作者共同创作了诗集《花是绿水的沉默》,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智能机器和人类共同创作的文学作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29日,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评定,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和她的人类同学们,上音音乐工程系音乐科技专业毕业生一起毕业,学校甚至还授予微软小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

可见,人工智能创作作为创造性生产的一种全新生成方式,不同于一般对人类智能的单一模仿,而是呈现出人机协同不断深入、作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蓬勃局面。人工智能的创作实践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既有的艺术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为新的艺术形态做出了技术上和实践上的必要铺垫。

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工具和艺术创作的媒介,革新了艺术创作的理念,为当代艺术实践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对于非人格化的智能机器来说,“快笔小新”能够在3-5秒内完成人类需要花费 15-30分钟才能完成的新闻稿件,“九歌”可以在几秒内生成七言律诗、藏头诗或五言绝句。

显然,人工智能拥有无限存储空间和永不衰竭的创作热情,并且它的随着语料库的无限扩容而不断提高的学习能力,都是人脑存储、学习与创作精力的有限无可比拟的。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与人类作者协同生成文本的过程中打破了创作主体的边界,成为未来人格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作者的先导。比如,对于微软小冰,研发者宣称它不仅具备深度学习基础上的识图辨音能力和强大的创造力,还拥有 EQ,与此前几十年内技术中间形态的机器早已存在本质差异。正如小冰在诗歌中作出的自我陈述:“在这世界,我有美的意义。”

人工智能挑战人类创造性

人工智能挑战人类的创造性已经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但争议也随之而来。而其中,最重要的争议则在于对创造属人性的挑战。

传统创作中,创作主体人类往往被认为是权威的代言者,是灵感的所有者。事实上,正是因为人类具备激进的创造力,非理性的原创性,甚至是毫无逻辑的慵懒,才使得到目前为止,机器仍然难以模仿人的这些特质。同时,这也使得创造性生产仍然是人类的专属,且并未萌生过创作主体的非人式思维与现实。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创造性生产的出现与发展,创作主体的属人特性被冲击,艺术创作不再是人的专属。

从模仿的角度来看,即人工智能通过对已有作品的模仿,可以创作出与之风格相似的作品。此种情况,艺术创造仍然具备艺术领域独特的存在价值,只是在重复创作或机械复制阶段不再需要人的存在。就好像工业时代机器的出现,代替了劳动力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但不可否认,即便是模仿式创造,人工智能对艺术作品形式风格的可模仿能力的出现,都使创作者这一角色的创作不再是人的专利。“创造”的可复制,使主体的“作者之死”的程度不断地趋向彻底,这其中作为始终“在场”的语言成为了人工智能“仿作”实现的中介式显象。人工智能复制式创作的实现,使人类在创作中的消失成为可能。



但就目前来说,人工智能的行为都只是行为,不具有意识性。而更进一步的担忧则表现在意识流到数据流的变化或者数据流对于意识流的功能替代。

如今,人工智能对人的智能性替代仍处于不断学习、发展的阶段,并呈现出领域内的专业化研究趋势。当人工智能取代了人的专业能力后,在实现其跨领域的通用能力时,它毋庸置疑地会成为“类人”甚至是“超越人”的存在。这也暗示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很快地从现在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转向专注人工智能主体。

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对未来的超级智能有自己的想像,乐观也好,消极也好,一个不可否认的趋势就是,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都正在发生。

一是高度拟人的交互正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人工智能开始人格化,开始像人类一样,对人性和情感有一个理解和拟合。苹果的Siri早已产品化,不同类型的陪伴机器人也正从情感和人性的拟合角度纵深发展着。

二是人工智能的主体不仅仅只是依赖某一个领域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更走向技术的全面性和后台的人工智能框架的完整性,包括对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等技术的融合。

三是人工智能的数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无疑,在未来,每个人都将被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所环绕,并呈现出高度端性的特点。比如Alexa,亚马逊给予了其最多的硬件覆盖;而微软的小冰则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的交互量。

回到人工智能对创作主体人的冲击里,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进入创作领域并非是对以“人”为核心的一切的否定。人工智能技术会带给人们对于艺术创作领域新的思考,但有一件事始终未变,即人类本身。因此,创作者应更加注重对于创意性、思想性和独特性的空间领域开发。

技术的进步将会带给艺术世界颠覆性的改变,审美艺术如何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获得新生值得思考。在未来的艺术时代,人与智能技术将实现高度融合,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成效也会超过目前人类对艺术的认知。如何重建美的法则,将创造与交互结合,值得我们认真审视。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验证通过,感谢支持 2021-01-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