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17阅读
  • 0回复

[智能应用]服务越来越好 用网难度变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91
金币
546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3-03) —
            打开小程序线上预约挂号、扫二维码支付购物货款、透过屏幕远程视频教学……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由于客观存在的一些障碍,也让部分老年人、偏远地区居民和残障人士感觉到有些无所适从。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但就结构而言,城乡之间、不同年龄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别。比如,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2.3%,低于城镇地区的76.4%。60岁以上老人上网的比例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较低。

  为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让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都能享受数字红利,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印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明确聚焦残障人士、偏远地区居民和老年人等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从消除信息消费资费、终端设备、服务与应用等3方面的障碍着眼,使各类社会群体都能方便地获取、使用信息。

  当前,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情况如何?为更好地满足重点受益群体的信息需求,还应做好哪些工作?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成效

  智能产品供给提升

  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请给我一包一次性纸杯。”只见文字刚写好,便通过一款智能辅助工具,立即转换为一则甜美的语音播放出来,全程沟通无障碍。

  这一新功能的使用者阿卷是一名失语者,文字是他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智能工具能实现文字和语音的双向转换,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识别精准。再配上一个随身音响,不管环境多嘈杂,周围人都能听清我想表达什么,比过去打字给别人看方便太多了!”

  老年人和偏远地区居民也在享受信息无障碍建设带来的红利。在北京大栅栏街道银鹤苑养老驿站,入住大半年的高龄老人已经习惯了随时随地呼叫智能音箱享受送餐、维修、咨询等服务;在重庆城口沿河乡中心小学,完成软硬件调试安装和智能平板升级后,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在线享受优质辅导,进行自主学习。

  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智能化产品供给的硬手段在提升,便捷化服务供给的软环境也在优化。电信服务更优惠,通信企业对残疾人进行资费扩容,增加套餐内流量;公共服务更便利,电力企业将芯片引入智能插座,在APP上便可实时查阅用电情况,使独居老人的子女能及时通过电量变化掌握老人动态,应对异常情况。

  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无障碍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弥补身体机能、所处环境的差异,帮助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跨过“数字鸿沟”,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近年来,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卓有成效。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网站、APP信息无障碍改造成果显著。自2013年起,超过800家政府单位搭建了信息无障碍服务平台,3.2万个政务网站实现信息无障碍。另一方面,便利普惠的电信服务推广加快。目前,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为包括残疾人、农村居民在内的群体提供了随时随地可接入的网络服务。

  “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将在消费挖潜和社会公平两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提出,信息无障碍建设将持续拉动老年人、农村居民在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智能家居等方面的新兴消费。从社会公平而言,信息无障碍建设将使以往被排除在网络外的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不断缩小他们同其他群体的差距,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改进

  服务质量仍需提升

  各方力量充分参与

  尽管我国在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采访中专家认为,与信息化社会下残障人士等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相比,信息无障碍建设仍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方面,市场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产品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提出,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信息无障碍产业体系及市场效应尚未完全形成,相关企业盈利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市场上可供重点受益群体使用且性价比高、易于操作的终端产品还较少,市场有效供给存在缺口。

  具体来看,包括新闻媒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电子商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无障碍改造仍不够深入。一些网站及APP仍缺乏相关服务,部分智能辅助器具如助听器、无障碍听书机等使用体验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另一方面,社会的普遍意识有待提升,各方力量的参与度还不够充分。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关爱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社会教育工作十分重视且力度较大,但有关信息无障碍的相关普及则比较少。”在该负责人看来,这让公众对残障人士等群体在信息化社会下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帮扶不够。比如,一些地方采用在线APP或扫码预约等渠道挂号,对一些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人群来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独自就医的难度。

  对此,该负责人提出,应加快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参与信息无障碍建设,并加大对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宣教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信息无障碍发展环境。

  未来

  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分类施策满足需求

  随着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老龄化程度也在加深。老龄阶段是伤残高发阶段,残障人士数量会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而逐步增加。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普及将成为保障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必选项”。

  如何才能助力信息无障碍建设稳步驶入快车道,让数以亿计的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更充分地享受到数字红利?

  调动企业积极性,优化市场供给。“应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对信息无障碍建设贡献突出的企业在评级评优、信用管理、社会责任考核等工作中给予倾斜,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推动各有关部门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信息无障碍扶持政策,统筹多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马亮也建议,应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发挥专业社会组织在引导老年人等群体使用信息无障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和服务质量。

  以需求为导向,分类施策精准优化。“老年人、偏远地区居民和残障人士在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的需求不同,需要考虑不同的鼓励策略。”马亮进一步阐释,比如,偏远地区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互联网基础设施较差,应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电信普遍服务。对残障人士而言,则需要提供声控、盲用、文字转换等功能,需开发相应的智慧化信息无障碍产品。老年人的上网知识与技巧相对不够,需要加强信息无障碍方面的培训,使之具备相应的技能。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使用信息无障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收集、分析和挖掘,精准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组织制定和完善相关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验证通过,感谢支持 2021-01-2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