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4-12-24
- 在线时间10703小时
-
- 发帖11429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6622
- 道行18937
- 原创750
- 奖券345
- 斑龄0
- 道券27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14292
- 金币
- 36622
- 道行
- 18937
- 原创
- 750
- 奖券
- 345
- 斑龄
- 0
- 道券
- 27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070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2-24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28)
—
“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是以往的我充满怒愤……”——《沉默是金》“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浮沉浪似人潮,哪会没有思念,你我伤心到讲不出再见”——《讲不出再见》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纵使啰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真的爱你》 当耳边响起这些熟悉的粤语歌曲,总会让人忍不住跟着哼起曲调来。除了以粤语为母语的本地人,大多数喜欢粤语的外地人,是从80、90年代那些经典的粤语歌入手,了解这晦涩难懂的方言的。 粤语包含大量的古汉语,多达九个声调,存留古韵,用粤语是朗读古诗书,声声悦耳。 网络上关于粤语的段子很多,但是大多只是揪着广州人吵架只会学羊“咩呀咩呀”毫无气势,或者“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的绕口令等来调侃。 在很多人眼里,粤语在国内众多方言中,算是保存的比较好的,使用粤语喜欢粤语的人也很多。 殊不知,即使在广州,粤语也正在无声地飞快流失。01 不会说粤语的广州孩子什么时候感觉广州人的粤语开始生疏? 大概就是,港产片里的粤语还夹杂着英语时,广州的粤语已经夹杂着大量普通话了。在拥挤的三号线车厢里,以下场景的出现并不陌生: 用熟练粤语聊天的年轻人,在说到某个地名、某家新开的网红店、某个八卦或者娱乐新闻时,总会卡顿住,脑海中搜索许久,最后脱口而出的是普通话; 或是年轻人与老一辈人的聊天中,词汇匮乏,年轻人掌握的粤语受普通话影响较大。不知道“士巴拿”说的是“扳手”,“啤匙”说的是“开瓶器”,“士多”指的是“便利店”,“饭铲头”指的是“眼镜蛇”…… 在方言中许多体现语言精髓的俗语俚语,其意思也把握得不准确了。 广东是全国人口大省,拥有数量庞大的跨省流动人口,在广州打工的“新广州人”很多。人口众多,语言环境复杂,彼此说普通话是最便捷的交流方式。 在“推广普通话,迈向现代化”的口号下,学校里上课、交流都要用普通话。 父母双方只要一方不是广州人,那小孩子在家里大概率使用普通话交流。 粤语的使用空间被挤压,使用率也渐渐下降。近年,有人粗略统计过青少年使用方言的人群比例,广州已有将近30%的人不会说粤语了,即使父母双方都是广州本地人,下一代粤语流失的现象还是没能减免。 今年年初的时候,粤语直播惨遭停播,网络上部分人还觉得甚好,因为他们觉得广州人说粤语排外,说粤语的人,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其实不然,作为一个方言大省,广东人对于说普通话并不排斥,毕竟广东省内还有潮汕与客家的方言区,这些都是难懂的地方方言。 有效沟通,才是语言的目的。 广州人不爱说普通话的原因,是因为真的说不好普通话,尤其是老一辈的广州人。但是只要你表示不会说粤语,老广们还是搜肠刮肚,用仅有的普通话与你交流。 老广们在普通话前妥协,是为了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达最大的善意与热情。即使你会说几句粤语,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还是会切换成普通话模式,方便沟通交流。 经济的发展与广州的包容开放,是粤语式微的主要原因。02 没有粤语的广州,不是广州俗话说:“宁卖祖宗田,不废祖宗言。” 对广州人来说,即使粤语文化辉煌不在,粤语依然是广府文化中认同感,归属感最强的存在。广东,是中国汉语地区少有的实行双语制的省份,主流电视台、电台会以粤语为主,新闻播报也会有普通话与粤语两个版本。 公车、地铁、公园等公共场合中的语音提是,也会采用粤语、普通话、英语三种语言轮流播放。 在年轻人交际圈中,虽然部分粤语名词已经流失,但是也不妨碍他们用粤语汉字交流。 (即现代汉语弃用、不用的古字,或者谐音字) 手机上不仅有粤语文字的输入法,微信语音功能也可以选择粤语转文字了。然而解决粤语的困境,还是要从语言环境入手。 九月初,广州华师附小举办“粤语日”活动,每周周四即为“粤语日”。 在这一天,除了上课,全校师生其余课间都用粤语交流。校长张锦庭主动起带头作用,他对同学们说:“粤语我只会听,不会说,从今开始,我一定认真学习粤语,和大家共同进步。” “落雨大,水浸街。”“氹氹转,菊花园。”一首首粤语童谣在校园里传唱开来。 这一举措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除了拓宽广州本土的孩子有学习、使用粤语的环境,也让来广州求学的孩子们多一个渠道了解广州的风土人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语言是一个地方认同感与凝聚力的所在。他乡遇故知,多半也是靠语言文化相认。 一定程度上,语言的性格,也体现了城市的性格。 东北话,自带幽默属性;武汉话,尽是藏不住的江湖气;闽南话,可以让人脑补出偶像剧片段;还有温声细语的吴侬软语,泼辣爽利的川渝方言…… 各地语言饱含千百年地方文化的浸染,没有什么比传承语言更能传承文化。在推广普通话时,别忘了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另外,广东人说起普通话也是很执着的,如果你在口音上认出对方是广东人,也无需跟他解释:你系肿么鸡道他系广东仁滴啊? (可太明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