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07
- 在线时间25332小时
-
- 发帖6948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1770
- 道行5638
- 原创801
- 奖券56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481
- 金币
- 11770
- 道行
- 5638
- 原创
- 801
- 奖券
- 56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3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07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0-05-04)
—
今天要聊的电影,是《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影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光是这个名字就值得报以关注。东木大爷今年整整90岁了,依然以每年一部的出片节奏奋战在导演第一线,让我由衷地敬佩。而这部新片也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大胆揭露美国政府的腐败黑暗,极具现实意义,目前豆瓣8.3分,毫无疑问是近期院线的口碑最佳。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电影,排片只有0.5%,想看一场不容易啊,再不看可就真的看不到了。还有不少小伙伴还在留言里问我,这片值不值看?让我怎么说呢?——OH MY GOD!看它!只要你所在的城市能找这部电影的排片,就去看它!只有不到1%的排片 片中的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1996年7月27日凌晨,一千多人聚集在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一边庆祝奥运会狂欢,一边欣赏露天音乐会。当晚,理查德·朱维尔作为现场保安,在巡逻时发现一枚管状炸弹后,立即上报并组织群众疏散。但很快炸弹就爆炸了,当场造成2人死亡,110多人受伤。这是一场被定性为恐怖袭击的悲剧,幸亏朱维尔及时发现并做了预警和疏散,才避免了更大伤亡。理查德·朱维尔本人 朱维尔迅即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英雄,媒体从四面八方争相而来,有的想拿独家专访,有的想给他出书立传……但是,这样的英雄,朱维尔仅仅当了3天。3天之后,情势急转直下,《亚特兰大宪报》和NBC广播公司联合报道FBI怀疑朱维尔就是爆炸案的元凶……一夜之间,朱维尔从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罪犯和恐怖分子。在警方、媒体的“围剿”和公众的谩骂之下,朱维尔的生活几近摧毁。直到三个月后,FBI才最终宣布朱维尔没有嫌疑,他是清白的。然而,此次事件对他的名誉损害和心理影响已经无法挽回,朱维尔本人于2003年死于心脏病,郁郁而终的他年仅44岁。本片就讲述了爆炸案前后,朱维尔从普通人到英雄、从罪犯到获得清白的全过程。众所周知,这类真实事件改编、反映现实的影片是老东木的拿手好戏。近年来的《美国狙击手》《萨利机长》《骡子》等作品,都以他一贯的朴实叙事赢得了超高口碑。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也同样如此,故事拍得非常平实,几乎像纪录片一样不带主观倾向。虽然影片的情节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所谓的情感高潮,但却十分引人入胜,阅后令人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事实真相已足够令人愤怒。这起爆炸案原本可以避免,甚至不必出现伤亡事故。因为在当晚,罪犯本人用公共电话提前向911发出过有炸弹的警告,但这个警告却被当地警察无视了。而从警告电话,到朱维尔发现炸弹、疏散人群,再到炸弹爆炸之间,仅有10来分钟……这中间的事实很明显——短短10几分钟之内,朱维尔不可能在广场放好炸弹,又跑到几公里外的电话亭打电话,再跑回来疏散人群。最重要也最浅显的问题是,哪个恐怖分子会留在自己埋炸弹的现场呢?然而,FBI的专家们却不管这些事实,他们像怀疑“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那样,认准朱维尔就是嫌疑犯。并且,这位FBI探员还违反法律和职业守则,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一位女记者。而女记者也同样不顾职业操守,为了抢占新闻头条,把不实“怀疑”当成一种既定事实向大众传播,并持续写文章博关注,引导舆论对朱维尔口诛笔伐。单是从事件起因,就能暴露出美国执法体系的不少问题。他们对恐怖份子的警告电话不管不顾,出事后找不到罪犯,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就把矛头转向一个尽职尽责、救人立功的保安。这种无耻的做法,压根就是用“解决发现问题的人”来给政府部门的无能和渎职遮羞。更令人气愤的是,当记者把不实消息散播出去后,FBI既没有追责泄露消息的内部人员,也没有向公众澄清事实,而是变本加厉地挖掘朱维尔的“黑点”,污名化受害者,用一错到底来证明自己“没错”。他们大肆调查朱维尔的背景,说他是人生失败的肥胖男,说他可能是同性恋,甚至把他小时候用鞭炮做土炸弹炸老鼠的“黑历史”,都翻出来当作“证据”……这一系列带有偏见与恶意的诋毁和羞辱,给朱维尔和妈妈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旦公权力被滥用,所造成的恶果会有多严重。比如,朱维尔家门口常常被记者围堵,妈妈出门买菜都被“长枪短炮”围得水泄不通;比如,FBI不仅在朱维尔家里装窃 听器,还查抄大量物品,连他妈妈的内衣都被贴上标签带走,声称是为了检查是否有制造炸弹的材料……而与FBI的野蛮、低能形成对比的,却是朱维尔的耿直、单纯和敬业。事实上,朱维尔自己也是一名警察。他从小就被妈妈教育要尊重政府、相信法律,在这样的熏陶下,他一直都梦想着成为警察。长大后,他熟读法律法规和警察守则,还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射击技能,在警队时,他的射击成绩名列前茅。此次在爆炸案期间救人立功,正是他经过多年刻苦训练、坚守岗位才换来的成果。这也是最令人心寒的地方——一个爱国者、一个英雄被他所热爱的政府污蔑和陷害。在此过程中,朱维尔还经常违背律师的意思,帮FBI说话。他总说,“我理解,我配合,因为我也是一个执法者”。除此之外,这起事件中呈现出的,新闻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对执法体系的扰乱,也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被誉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大权力”。这是因为人们期待媒体作为一种监督和制衡,能够发挥它的正面价值。然而在这起案例中,媒体却显现出一种背道而驰的巨大破坏力,它扮演的远不止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是扭曲事实真相的决定性作用。一开始,FBI内部对朱维尔还只是怀疑,但经由媒体渲染发酵后,这种怀疑就变成了对既定事实的笃定。某种程度上,执法部门的独立性、专业性也被新闻媒体所裹挟了。这种裹挟经由大众舆论的不断放大,很容易在媒体-大众-执法-媒体之间形成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以至偏离事实,错上加错。但这,并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为什么当FBI官方宣布朱维尔是清白的时候,那个探员仍说“我还是觉得他肯定有罪”,而那个女记者也固执地拒不道歉呢?这可能是因为朱维尔看上去“不像一个英雄”。是的,仅仅是“看上去”而已。我们见过太多因为“看上去就xxxx”而给别人贴标签、下评判甚至定罪的例子。我们相信自己的经验直觉,有时甚至胜于相信事实,结果却因为一叶障目或各种不自知的偏见,蒙蔽了那颗渴求真相的心。影片真正想要控诉的,就是这样一种恶意,一种对看起来的“弱者”无形的恶意。这种恶意有时候叫“胖子”,有时候叫“loser”,有时候叫“太单纯”,有时候叫“好欺负”,有时候叫“你看上去就不是那块料”……这是人性本能的陷阱,也是每个人都可能掉进去的一个深渊。所以我们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用揣测代替真相,更不要用无形的恶意与偏见去伤害别人,否则终将伤及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