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4-11-06
- 在线时间73868小时
-
- 发帖11664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364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33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642
- 金币
- 8364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33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38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06
|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0-04-10)
—
距离武汉“解封”还剩最后1天,武汉城里,人们逐渐走出家门,排队等待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3月底,当地老字号店铺在重新开张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早上8点,来买热干面的武汉人就已经在门外排起了队,即便只限外卖和自提,在1个多小时内,店里就卖光了400多单热干面。附近街坊一次性提走四碗“家庭套装”,外卖小哥一手拎走七、八碗”大单“,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还有的吃客,刚拿上热乎的打包盒,便迫不及待地倒上芝麻酱,直接在路边吃起来:“热干面,热干面,就是热的好吃!”在武汉人眼里,只有吃下这碗惦记了两个多月的热干面,内心才真正地走出冬季,在春天苏醒。过早是武汉独一无二的文化,一个“过”字,便在随意的语气里掺入了郑重其事的意味。仍在疫情防控期间,早餐店前比不得以往的热闹光景,人们安静地排着队,直到重新捧起熟悉的热干面、豆皮、汤包时,戴着口罩也掩不住他们欣喜的模样。武汉的过早不分时节,无论地点,更无所谓丰富到眼花缭乱的早点种类,随处无不洋溢着无限热情。在这里吃早餐,不会像老广气定神闲地长坐,蹲着、站着、走着吃才是最常见的姿态。在武汉解封之际,推出“舌尖上的武汉”系列,用味蕾唤醒人们的激情。疫情过后,可以按着攻略来到这座“早餐之都”,郑重其事地体验一次江湖气概的过早。文:喻添旧武汉从不是一个文绉绉的城市,或许少了诗画江南的弯绕缠绵,却充满了江湖儿女的爽快豪情。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持久抗疫里,这份英雄气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4月8日,在暂停了76天之后,武汉终于迎来”开城“的时刻,这座楚韵江城也开启了复苏的步伐,等着疫情真正过去之后,继续用“莽”而“勇”的风格招待来客。说武汉“莽”而“勇”,都不用刻意寻找证据,即便初次在武汉旅行,你的第一感觉也会同意这种观点,而最强烈的体验大概来自于味蕾传达过来的直观感受——大量辣椒入菜,令武汉菜的口味总少不了刺激。但武汉菜又不可凭一个辣字以偏概全。坐落在江汉平原东边的武汉,有着物产丰富的天生骄傲,在承载鄂菜江湖气息的同时,又将独特的码头文化融入其中,造就了丰富庞杂的滋味体系。事实上,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武汉,成也融合“败”也融合,南来北往的人们停在这里又离开这里,使武汉难以形成完全独立而属于自己的味道体系,以至于鄂菜缺席八大菜系之列,进而难以如它的湘川邻居一样,把饭馆开到世界每一寸角落。但对武汉人而言,他们似乎也“懒于”将湖北菜推广到外面的世界。毕竟在这座好吃会吃的城市里,最好的食物和滋味都被传说中的“九头鸟”留在了自己家里。在这种埋头自享的过程中,不“独立”的武汉美食“独特”了起来,自早餐时间就此爆发开,成为蔡澜所称赞的“早餐之都”。武汉人对早餐的热情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清晨走上街头看看,那些过早的武汉人扯一张塑料小凳吃、拼一张油腻桌板吃、蹲在马路牙子吃、靠在灯柱底下吃、翘脚蹬在花坛边吃,甚至于赶着红绿灯也能吃。整座城市的勃勃生气,就在这样的节奏下流窜,所有加入到过早队伍里的食客,循着这样的节奏,嘴中食物也变得更加美味。明星王凯演绎正确的过早姿势在武汉即将“解封”之际,凤旅君替大家将武汉的过早文化梳理一通,等着疫情结束后,像当地武汉人一样,去江城过早吧。01.热干面武汉的代言人,作家池莉在《她的城》中刻画了武汉人是如何过早的:“热干面配鸡蛋米酒;热干面配清米酒;热干面加一只面窝配鸡蛋米酒;热干面加一根油条再配清米酒;这是武汉人围绕热干面的种种绝配。武汉人为吃到一口正宗热干面配一碗米酒,可以跑很远的路。”这篇文章收录在2014年出版的合辑《汉口情景》中,是池莉对老武汉生活的温情叙述。没错,是热干面,一碗热干面装得下整个武汉。在庞大得吓人的武汉早餐体系中,热干面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了热干面,武汉人可以抛弃掉豆皮、汤包、面窝、卤货、牛肉面、欢喜坨、馄饨油条豆腐脑、汤圆水饺大肉包,仿佛叫醒武汉清晨的,不是东方的第一缕阳光,而是冒着香气的热干面。目前,街道上各家面馆开始了日常的营生,虽然不能进店堂食,从外卖窗口也能看出武汉人有多想念这道早点。无论炎夏还是寒冬,无论阴雨还是艳阳天,武汉人都习惯于从熟识的摊档获得一份用纸碗盛装的面条,浇上理所当然是辣味的深色浓稠的芝麻酱汁,一边走向地铁或公交车站,一边将热气腾腾的干拌面卷入喉咙里,这种操作总能让初来乍到的游客瞠目结舌。有名气的武汉热干面老字号是连锁品牌“蔡林记”,但武汉当地人却不以为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面店,就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铺子里,这是放任四海皆准的城市寻味准则。在网络上,热干面被人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首”,这实在有些夸张了,尽管它承载着武汉人过早的满满情怀。热干面被发明的历史并不久远,有据可查的创造也不过将近百年时间,它可不是什么自古传承的传统美食。蔡林记是公认的武汉第一家经营热干面的店铺,1930年开业的老店位于汉口满春路口,但当时打出的“菜单”是麻酱面。老板蔡明伟夫妇采用武汉人一贯爱吃的加碱切面,经过煮至八成熟的半成品化后,快速过凉水冷却,再淋上熟油拌匀。售卖的时候再次用笊篱盛面下沸水烫熟,拌上芝麻酱打底的调料后即成。芝麻酱要以黑色为正宗,小磨香油调和,配料有虾仁、牛肉、全料等等,这样一碗热量极高、营养齐全的面条下肚,往往能撑得住整个上午,既成为市民喜爱的小吃,又成为码头出大力的工人们的主食,迅速成了武汉人的心头好。在持续走红了20年后的1950年,麻酱面才被正式冠上“蔡林记热干面”的品牌,成为今天武汉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的连锁餐厅。无论如何,来到武汉的游客如果不吃一碗蔡林记的热干面,是怎样都说不过去的。| 蔡林记地址:司门口户部巷楼合楼一楼6-7号| 常青麦香园地址:万松园路与解放大道交叉口| 三环热干面地址:八一路483号武大三环公寓注:以上店铺均未开放堂食,可以自提或外卖。其中,三环热干面属于流动型美食摊,目前暂未明确开业时间,请查明后前往。02.三鲜豆皮与蔡林记热干面齐名的武汉小吃是老通城三鲜豆皮和四季美汤包,前者是地道的武汉特产,在不少老武汉心中,比之大名鼎鼎的热干面,豆皮更贴近这个城市的灵魂。武汉豆皮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成薄皮,包裹熟糯米和馅料后用油煎制而成。好的豆皮就像老通城的标准那样,“皮薄、浆清、火功正”。“豆”是去壳绿豆;“皮”是精米细磨成浆;至于“馅”,基础是软绵糯米。经典馅料是为三鲜——鲜肉、鲜蛋、鲜虾缺一不可,鲜菇、鲜笋和青豆也是标配。一份入得了武汉人法眼的豆皮,必须三鲜齐全,煎出的豆皮形方且薄,蛋皮焦黄发亮咬之酥脆,糯米油泽饱满而不腻。无论是户部巷这样的游客美食巷还是吉庆街这样当地人流连的老街,随处都能找到架着大锅煎制豆皮的店面,而烹制豆皮的师傅们,个个全是武林高手,承了各宗各派手艺,灶前刀光剑影,锅内滚烫的、野生的、滋啦着油花响声的豆皮,亟待征服每一位食客。|老通城豆皮地址:交易街中信银行旁| 周记热干面豆皮大王地址:汉阳麒麟路与桃花街交叉口注:以上店铺均未开放堂食,可以自提或外卖。03.汤包至于同样知名的四季美汤包,虽根源自苏式汤包,其营业历史却与蔡林记热干面相当。四季美的寓意也异常美好——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食提供,其中汤包无疑是武汉保存沿袭江南风味早餐的成功案例。每逢秋风起,应时制作的蟹黄汤包和虾仁汤包常常迎来当地人的排队购买,虽然它也已经是一家随处可见的连锁品牌店,味道依旧可圈可点。04.面窝在武汉早餐摊上,还有一道随处可见的面窝,尽管打眼看去与炸糕油饼无异,但它却是武汉独一无二的特色小吃。面窝的历史比热干面早,清朝光绪年间,由一位卖烧饼的小贩创新而成。面窝不含一点面粉,全部都由米浆米糊构成,一把中间凸起的大铁勺,是炸制面窝的秘密武器。这种撒上黑芝麻的好像甜甜圈的圆形脆香米饼,同样说明了武汉人饮食的重油喜好。| 熊阿姨面窝摊地址:江岸区胜利街337-3(山丘烤肉)对面注:二十年老店,卖完即收摊,目前尚未确定何时营业。05.糊汤粉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的糊汤粉是这座城市码头文化的代表食物,也是经典的汉味名吃。糊汤粉以江中野生小鱼为原料,在头天晚上处理干净,彻夜熬煮直至骨化肉碎,由此成就一碗鱼汤,是劳动人民味美价廉的恩物。过去,为了码头上工的劳力能填饱肚子,汤里便加上生米粉熬成糊,冬日清晨再辅以胡椒和香葱,热辣鲜稠,是为开工前的享受。徐嫂家的糊汤粉是老武汉人钟爱的味道,糊汤微稠、细长有劲,一碗起锅后,水乡泽国的鲜香气息扑面而来。喝一碗糊汤粉,标配是一根油条,吃完一套额头都能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徐嫂糊汤粉地址:武昌自由路户部巷内| 斌斌鲜鱼糊汤粉地址:胭脂路侯补街91号长虹菜场旁注:徐嫂糊汤粉可提供外卖,斌斌鲜鱼糊汤粉歇业中,目前尚未确定何时营业。06.油饼包烧卖武汉人味重,诸如油饼和烧卖这类重油的食物自然不会放过,而将两者相加结合而成的美味炸弹,是武汉人独创的一种新式吃法。油饼松脆,夹上软糯烧卖,重油烧卖里肉丁、香菇和笋粒浸满油汁,能咀嚼出无限香气,竟不觉油腻。听来像是一道民间小吃的游戏,对于油饼和烧卖的讲究一样不能少。油饼最好用老面发酵,炸出来才是金黄酥脆的模样。烧卖的外皮厚一分蒸不透,薄一寸便拢不住馅儿,每一口都见真功夫。| 赵师傅油饼包烧卖地址: 粮道街139号注:以前可提供外卖,门店仍在,尚未确定何时营业。07.糯米包油条同样是两味小吃的结合,糯米包油条也是武汉街头的早餐明星。包油条的摊主推着早餐车落定,案板上铺毛巾,盖以白布,取一团烫糯米铺底碾平,依次上桂花糖、黄豆粉、黑芝麻、花生粉,最后点睛的油条脆得能掰出声响,白布一卷成型,头尾还要蘸砂糖才算圆满。这道糯米包油条类似于江浙沪的粢饭团,但不封口,一眼便能数遍糯米里的所有材料,视觉上也是一种享受。最后装进袋中,捂在手里,烫得直叫人拿不住,一份糯米包油条在左右手心来回颠着,直到最后一截送进肚里。| 何嫂糯米包油条地址:循礼门往青少年宫走大概30米处的巷子里注:二十二年老店,尚未确定是否继续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