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07
- 在线时间25329小时
-
- 发帖6945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1648
- 道行5638
- 原创801
- 奖券56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455
- 金币
- 11648
- 道行
- 5638
- 原创
- 801
- 奖券
- 56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3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07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0-04-04)
—
之前给大家聊了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官方机密》,完整讲述了伊拉克战争背后,英美政府之间的阴谋交易。片中,女主角孤注一掷公布真相的勇气,让人为之感动。最近,又出了一部题材类似的影片,片中涉及的真相更是令人胆战心惊——《酷刑报告》。影片的故事,来源于2014年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的一份480页的报告,其中揭露了中情局曾秘密囚禁、虐待恐怖分子的真相。而这份报告的背后,其实还有6000多页的详细内容,记录中情局在应对9·11事件过程中,所进行的拘留和审讯项目,其中包括如何使用极端酷刑虐待囚犯。从形式和内容来看,《酷刑报告》跟前几年的高分电影《聚焦》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像是一份影像化的报告,给我们详细还原了事情的始末。2007年,有媒体报道中情局秘密销毁了审讯基地组织囚犯的录像带,这件事引起了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注意。参议员范斯坦任命男主本·琼斯为调查负责人,追查现存的文字记录,找出录像带暗藏的内幕。之后影片便分为两条线索,一边是循序渐进的现在时,讲述男主带领团队,在浩如烟海的书面资料中寻找真相的过程。另一条线索,则以闪回形式讲述男主在书面资料中,逐步发现的中情局虐囚的证据。而随着调查的深入,黑暗的内幕越来越令人毛骨悚然……在9·11恐袭发生后,中情局开始逮捕并拘留恐怖分子,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然而在这过程中,他们逐渐脱离程序办事,把抓获的囚犯关进了秘密设置的“黑牢”中。为了获得更多有效情报,中情局雇来一个审讯团队,号称有资深心理学家坐镇,可以利用最新研究的“强化审讯技术”,从囚犯口中获得更多情报。这个团队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囚犯在折磨中形成“习得性无助”,从而乖乖听话吐露实情。在中情局看来,动用酷刑是保护美国人民的最好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类似9·11的事件再次发生。在国家利益和人权法律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因为“对待恐怖分子不需要道德”。但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给囚犯们带来生不如死的痛苦,有人被强行脱光衣服、进行直肠补液,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惶惶度日;影片通过残酷而直观的画面,将男主在书面记录中读到的内容展示了出来,同时引发我们的思考——当这种酷刑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时,它到底算不算正义?在中情局看来,酷刑是必要且“划算”的,只需要对少数的恐怖分子进行折磨,就能保护数以万计的公民不受伤害。但实际上,这种逻辑陷入了一种极端情境中的计算圈套,它把问题的道德与否,都简化成一种利益计算。表面上看,是认同“五个人的命大于一个人的命”,但这种逻辑一旦形成,所谓的道德就已经不复存在。更讽刺的是,事实证明,中情局采用的这种“强化审讯技术”,根本没有对反恐工作起到帮助。囚犯们为了在酷刑中获得一丝喘息机会,供出的情报不是假的,就是官方已经掌握的旧资料,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而且,中情局用在酷刑上的时间越长,就越能证明这种审讯方式的荒谬——既然水刑百分百能让人招供,那为什么还要在同一个人身上用183次呢?不仅如此,男主在调查中还发现,那个外包的审讯团队里,其实没有一个人是专业的心理学家,更没有一个人有过实战审讯经验,他们所谓的科学依据压根不成立。在长达数年的审讯过程中,中情局早就察觉到了这个外包团队的不靠谱,但他们并没有叫停审讯,而是请来律师团队,商量如何通过法律漏洞规避起诉。即便在参与审讯的工作人员中,有人因良心谴责而发表反对意见,也会被中情局禁止写入工作报告。最荒诞的是,中情局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使用酷刑的事上报给总统,小布什到2006年才得知真相,看了中情局虐囚的照片他还一度被恶心到。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后,中情局的几个高层在媒体上大言不惭,说本·拉登之死都是“强化审讯技术”的功劳。但根据男主的调查,这两者压根没有必然联系。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在文字记录提及的119个囚犯审讯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无辜的平民,所谓的“强化审讯技术”,没有任何卵用。可以说,中情局打着爱国反恐的旗号,用谎言践踏着人权和道德,最终不仅没有为国家获得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也没有人为死去的无辜者接受惩罚。在情报委员会看来,这样的丑闻必须公之于众。但公布真相的代价是巨大的。在调查期间,男主和同事们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挑战,有人回家就做噩梦,有人被中情局特工当面威胁,还有人直接中途辞职、退出团队。连一向保持着客观公正心态的男主,都一度愤怒到无法克制自己的私人情绪。虽然这份报告在2012年就被情报委员会通过,但之后因为种种问题,情报委员会和中情局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拉锯战。中情局一边想办法铲除男主这个“麻烦”,一边要求删改报告里的关键内容。情报委员会则一边坚持尽快发布完整报告,一边争取总统的支持。但因为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这种坚持和争取,一度收效甚微。白宫幕僚长也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希望情报委员会考虑一下党派斗争的大环境,暂缓发布报告。一直到2014年,这份“酷刑报告”才最终被公布出来。之后,便是我们知道的新闻——奥巴马政府签署了一项修正案,禁止中情局的强化审讯手段。从影片的故事来看,《酷刑报告》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电影,那份报告牵扯出来的各方利益争斗,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get到它的政治惊悚性。但即便如此,影片依旧详细刻画了男主在调查过程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个人来说,他需要越过心理障碍,在庞杂又残酷的文字资料中,将真相一一整理出来,力求报告做到观点客观、逻辑严密;作为调查人员来说,他需要遵循规章办事,由于中情局特工拒绝直接交流,他基本上就是在戴着镣铐跳舞;而作为情报委员会的成员,他更需要顾全大局,在困难重重的局势中,为情报委员会和酷刑报告争取最大的权益。可以说,在长达五年的调查中,男主时刻都要在个人情绪、规章制度、权力斗争中做出最恰当的权衡。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报告在待公布期间,男主被中情局指控非法获取情报的情节。如果罪名成立,他将被判20年以上,前途尽毁。但即便形势如此不利,男主也没有想过模仿斯诺登的方式,率先给媒体曝光报告内容。在他看来,中情局非法虐囚的内幕,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发布,如果报告由于某种原因被雪藏,那就是自己工作的失误。男主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初心,都源自其强烈的职业道德,以及对真相与责任的尊重。就像片中参议员范斯坦所说的,让人们负起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也只有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历史才不会一次次重演。所以在我看来,《酷刑报告》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细细揣摩的电影。尤其是在当下,这部揭露美国政府丑闻的电影,是不是更值得大家回味其中的深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