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各位单身人士最头疼的年度大型催婚拷问现场已经在路上了吗?
你经历过被父母催婚的绝望吗?
为什么每年被催婚的都是你?
相信经历过被催婚的朋友们一定感同身受,身为单身狗的你,是不是每次回家都会听到父母在耳边喋喋不休的诵读着催婚大 法?
或许大家也都感觉到了,过年家长一到催婚时刻都会变得十分的敏锐,可谓是见缝插针,逮到一个话题就能联系到催婚上。
到底为什么不结婚就要承受被社会另眼相看的烦恼呢?
要说80年代以前,甚至不到结婚年龄,一般在二十岁过后就开始被父母亲戚朋友给介绍对象,相亲,彼此了解,然后开始谈婚论嫁。
但现在却不同了。在当今社会,一群低欲望群体正在崛起,
只要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就足以做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工资只要够自己日常开销就行,其他爱谁谁,毕竟社会压力下自己活着都不容易啊。
日剧《不结婚》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结。”
假如自己的人生尚且把握不好,怎么可能背负起别人的人生呢?
现实生活中,你的意中人不会是盖世英雄,更不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你。
现实中的你我可能就像电影《亲爱的新年好》里的白树瑾那样,人到“初老”,父母年迈、事业瓶颈,在大城市努力数年却依旧每天如同走钢丝;
像《后来的我们》里的林见清方小晓那样,窝在出租屋里吃泡面,挤地铁,为迷茫的未来打拼。
在高压生活与工作里,连爱都成为了奢侈品。
压力让人对感情没那么自信,于是比起婚嫁,更迫切的是不成为别人的麻烦,活好自己。
催婚的后果,是很容易把婚姻变成了一场交易。
因为婚姻“霸权”,所以出现了许多污名词汇,在民间广为流传。
你什么都没干,只是不结婚,就变成了“剩女”和“光棍”,这种心理压力造成的创伤,目的就是为了把所有人赶进婚姻。
有车有房变成了筹码,每个人都很急切的亮出底牌,试图证明自己很“优质”,
但是两个人要组建家庭,这些条件又并不能支撑起来感情。
最后,结果往往就是悲剧收场。
短片《静音》就是一部探讨当代年轻人婚姻生活最真实又客观的片子。
男女主结婚生子后,夫妻矛盾愈发累积。
孩子没人管,生活条件拮据,夫妻双方难以沟通。
女主产后快要抑郁,每天面对做不完的家务,还要忍受丈夫回家什么事不做,只知道玩的态度,最后不堪重负突然爆发想要离婚。
而男主呢,在有了孩子以后,面对不停增加的工作压力与生活不顺,回家还要接收妻子莫名的脾气和争吵,也变得更加心烦意乱…....
想象一下,老公下班乱扔皮鞋袜子,不承担家务,哺乳期妈妈面对生活的琐事,带孩子的疲累,众多问题接连不断......
王子和公主快乐结局之后也要过婚姻生活,而这些正是年轻人走进婚姻时会遇到的问题。
还有伯格曼的《婚姻生活》,也在三个小时时长的电影里,记录了玛丽安与丈夫约翰的婚姻状况,从开始的平静,到倦怠,直到最终的破碎。
丽芙·乌曼扮演的律师和精神学讲师丈夫分崩离析的导火索也是丈夫和同事的婚外情,
而内里却是两人对婚姻牢笼挣脱的欲望,双方对各自的不满激烈爆发、在撕扯破碎中离婚。
多年后两人各自有新的婚内伴侣,却再次走到一起成为秘密情人。
在看似平淡没有戏剧冲突的影片内,把婚姻关系里可能会遭遇的精神出轨、喋喋不休、育儿问题、个性碰撞等问题,赤裸裸地摆放在镜头面前,
呈现出这段在一开始看似甜蜜和谐的夫妻怎样互相冷漠、互相猜忌直到互相憎恨,最终把婚姻的高楼彻底摧毁。
“有时候夫妻就像在断断续续的信号下聊电话,有时候又像是在听两个已经设置好的录音机,有时候又是无尽的沉默。我都不知道哪一种是最差的了。”
这就是多数人的婚姻生活。
如果我们谁都不说,那日子就能过下去,如果我们把一切说破,那就是灭顶之灾。
这部电影几乎被对话填满,而对话内容的不断改变也间接暗示两人婚姻生活正走向崩坏,
在这里,以往大家视之神圣的婚姻显露出它的虚假、脆弱和空洞。
其实结婚早已不是人生的必备品,该不该结婚与想不想结婚更是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你向时间跟年龄妥协选择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婚后没有共同成长只剩一地鸡毛,那更是可悲。
当然,换个角度看,父母催婚,是关心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方法用错了。
毕竟如今这年头,除了亲生父母,谁会关心你的事。
父母的催婚,有时,是你让他们没有信心,他们才会插手你的人生。
过年面对父母亲戚的催婚,如果自己实在不愿意相亲或者结婚,这个时候一定要直接说出你心里的理由,并且给父母一个希望,好让父母内心心安。
结婚不是每个人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我们都有选择是否迎接它到来的权利,
而我们之所以不想,其实是因为我们足够强大。
我们可以一个人去看电影,去陌生的城市旅行,找朋友一起喝酒吃肉,去接触从未涉足的领域,
用心去发现生活里的小惊喜,就算是不结婚,日子也一样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