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14
- 在线时间25452小时
-
- 发帖6961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4372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6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613
- 金币
- 14372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6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4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14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19-09-22)
—
1959年,法国新浪潮主将特吕弗拍出了处女作《四百击》。在片尾那个长镜头中,13岁的安东尼不停地奔跑,最后在大海边一个回眸定格,打动了无数观众。在《四百击》上映十年后,1969年英国电影导演肯·洛奇拍出了他的个人第二部长片。同样是以男孩作为主角,同样是长时间的奔跑,但这部影片却更加残忍——《小孩与鹰》丨1969 豆瓣8.6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名叫比利的11岁巴恩斯利男孩驯养了一只鹰,后来鹰被他哥哥杀死了。但是肯·洛奇电影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沉重的社会问题。英国学者约翰·希尔甚至在专著《肯·洛奇电影中的政治》中提出了“洛奇式”电影的概念。何谓“洛奇式”电影?一般有三个特征:表现底层民众、劳工社群;坚守着“让观众自己去看”的立场;摄影机保持一定距离,冷静观察边缘化小人物的悲惨世界。《小孩与鹰》同样如此。简单的故事背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残酷现实。一、男孩和家庭: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状况比利生活的巴恩斯利,曾经是英国的产煤重镇。镇子周围分布着许多煤矿,镇子上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以采煤为生。在1994年最后一个煤矿关闭以前,巴恩斯利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煤炭业。巴恩斯利的悲惨现状也被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注意到过,他在《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一书中写到:“我坐上了火车,穿过这由煤堆渣、烟囱、废铁堆、发臭的运河以及交错着木鞋脚印的煤渣路所组成的丑陋风景。这是在三月,但天气依然非常冷,到处都是一堆堆变黑的雪......那些生在贫民窟的人除了贫民窟以外也不知道什么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在她脸上看到的不是动物那种无知的痛苦,她完全知道自己的处境。”电影的主人公比利的哥哥祖德,就是在煤矿里工作。他需要每天早晨四点起床,拼死拼活干一个星期的酬劳只有很少的一点钱。作为战后“愤怒的一代”,祖德对生活不满,他酗酒,赌马,用言语辱骂、殴打比利,以此来发泄怨气。比利的母亲是个单亲妈妈,在小酒吧工作,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流连于男人之间却始终定不下来。家庭在比利的生活中是一个出场但又缺席的存在。父亲出走、母亲不管不顾、哥哥打骂,比利独自“野蛮生长”,所以你在这个瘦小的孩子脸上几乎看不到笑容,永远只有与年纪不符的阴郁与悲戚。同时,他需要六点钟起床去送报纸,送完报纸还要跑着去上学。当然,听不听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利送报纸快迟到的时候,老板批评他时提到一句:外面还有大把大把的好青年等着这份工作呢!英国社会状况之糟由此可见。比利的家庭,是英国无数工人家庭的缩影,它预示着“日不落”帝国的光辉早已不复当初。影片也通过比利的遭遇,描绘出英格兰东北部煤矿工业支配下令人绝望的社会状况。二、男孩与学校:教育的缺失二战后的人口爆炸给英国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食品供应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一个比一个严峻。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等教育还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所享受的特权,英国普通学生离校时间在1947年被法律规定为15岁,而事实上他们在11岁左右的就已经开始工作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学会读写和基本算数、背出民族历史大纲后便离开学校踏上了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很难指望孩子们会用功读书,老师们会恪尽职守。《小孩与鹰》中花了很大一部分来描写比利在学校的状况。他参加足球比赛,买不起球衣,教练非常不爽,教训了他一顿后给了他一件多余的球衣。接着在比赛中,孩子没犯规他硬说是犯规,不仅把对方罚下场还说是点球;点球没踢进,就说是对方守门员提前移动又犯规;最后决定胜负的一球比利没守住,让对方赢了球。教练对此大为恼火,在更衣室强迫比利冲冷水澡,并且有意将水量调至最大,让他无处可躲。导演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叙述这场足球赛的始末,让观众同比利一样在大冬天被那迎面而来的冰水包围。那位教练完全没有一个所谓老师的“师德”,有的只是自私自利,与对学生的压迫打击。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位老师的出现。他救了被同学压在身下揍的比利,询问他关于学校的看法。这个时候,一向沉默话少的比利突然说了一段让人诧异的话:“学校里的老师都不是真的关心我们,他们只关心自己。就比如有一个孩子只是去办公室帮老师带个话,就被另一个老师打了一顿,之后就生了一场大病。工作没什么不好,虽然也很痛苦,但至少有工资拿。”更多时候,比利会因为在集会上打了咳嗽就被老师赶出去,更会无缘无故被老师打手心。在这部电影里,你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同样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你只能看到恶劣环境对孩子们的逐步扼杀。三、男孩与鹰:注定被扼杀的自由和希望比利在一道快要坍塌的墙壁内侧,偷了一只鹰隼,又在书店偷了一本关于养鹰的书。就这样,他拥有了一只鹰,并且开始训练它。比利按照书上说的,一步一步不急不慢地驯养着鹰,直到有一天,鹰在解开绳子之后还会飞到他身边。和鹰在一起的时光,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第一次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驯鹰的过程,眉飞色舞,脸上满是骄傲。但肯·洛奇并没有让比利成为校园里的小英雄,就像其他电影会做的那样,他不会让片中人物逃脱自己悲惨的命运。一个老师在得知比利的鹰后,来观赏他训练的过程。这里两人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对于比利来说,鹰是自由,是希望,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光亮。当负责就业的人来学校问学生们工作意向的时候,比利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要下矿井。比利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孩子,他爱撒谎,爱偷东西,爱惹事,他跟他周遭环境一样恶劣。但他又不同,因为他清醒,他知道家长们的不靠谱,知道老师的虚伪,也明白自己不能屈服。最后,比利拿着哥哥祖德让他去赌马的钱去给鹰买吃的,因为他觉得赌马肯定不会中的,结果那两个数字都中奖了。祖德知道消息之后疯了,去学校没找到比利,就报复性地杀死了他的鹰。没有煽情,比利安静地埋葬了他的鹰,影片就这样结束了。四、结尾肯.洛奇在影片中不断用纪录片般的镜头暗示小镇封闭的环境、压抑的生活氛围——比利要和哥哥挤在一张狭窄的床上,随处可见的篱笆、工厂那一座座大烟囱、凌乱的街道、密集的房屋……在这片封闭的世界中,比利只有驯鹰时才能抬头看到蓝天。所有的这一切,都暗示着,代表希望与自由的鹰注定死去,而比利也注定无法逃脱自己既定的命运。肯·洛奇是英国新的现实主义中间最重要的一位导演。《小孩与鹰》作为其第二部长片,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真话,讲实话,他采用了极端的写实主义风格,固定机位长镜头拍摄对话,摇晃真实的跟拍,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英国工业小镇的破落。在文章结尾时我们再回到影片开头,比利起床后那段酷似特吕弗《四百击》的奔跑,长镜头跟拍的流畅,也挡不住小镇周围破落狭窄街道对比利的囚禁。后来这个男孩养了一只鹰。再后来,鹰还是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