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预选赛四十强赛抽签结果揭晓后,中国队就将正式进入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周期。同以往的大赛周期一样,这届大赛之前中国队给我们的感觉是还没有准备好。上个国际比赛日结束后,里皮曾经笑着在发布会上对记者们说“9月见”。但9月的国家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会不会有那些传说中的洋面孔?这些我们目前都还不知道。尽管不知道,各种争吵已经开始了。当其他球队在考虑怎么对付中国队的时候,中国足球界似乎还在热衷于争论这个球员或者那个球员该不该进入到国家队。
归化是短期内挽救国足的唯一办法
越来越多的人在抨击中国国家队可能会使用没有血缘的“巴西”球员,这种抨击如果是站在“公心”的角度,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从我们的情感上说,如果突然在国家队里出现不止一个“洋面孔”,“消化”起来是得费一些劲。不过,这种抨击和讨论,似乎更多集中于某俱乐部是否获利,如果某俱乐部获利,会否影响联赛公平,影响争冠对手的“前途”。说句实在话,在中国职业足球圈,或者在相当一部分俱乐部死忠球迷看来,国家队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在这些人眼里,自己俱乐部争夺国内的联赛冠军,远比国家队在世预赛、亚洲杯上“为国争光”更为重要。这么多言论,几乎很少看到站在中国国家男足这支球队立场上分析的。比如这些归化球员是不是真的可以提升国家队的实力,他们的到来会不会引起队内的一些矛盾。
那些讽刺国家队(可能)归化球员的球评家们是否想过,如果不归化几名高水平球员,我们拿什么和亚洲强队抗衡?就凭我们现在的球员班底,在亚洲真正能手拿把攥击败的还有谁?即便是踢东南亚球队和西亚二流球队,我们也真的一点儿把握也没有啊。中国队参加世预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如果定位为出线,那归化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这就像你的电脑硬件十分老旧,世预赛这个“游戏”根本装不上,只能把你的电脑拿来升一下级试试,如果你死活不升级,那你的电脑也就当成打字机算了。坦白讲,倘若中国队在四十强赛中表现不佳,哪怕是不归化一名球员,迎来的肯定还是骂声一片,而且带头骂的基本上就是今天抨击归化这帮人。归化几乎是中国队短期内缩小和亚洲列强水平差距最后的办法,如果这个办法不成,那就找不到快速提升实力的招数了。有人热衷于把主导归化的人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成为“罪人”,殊不知中国足球有今天,行业内哪个人又没有过失呢?主导归化的人,只不过是想找一针“神药”,让沉浸在痛苦中的中国足球得到解脱。可“患者家属”却不管呻吟中的“中国足球”,很多人还在想着“医药费”怎么那么贵?虽然可能会夹杂着私心,但办这事儿的那些人初衷很可能还是想救活国家队。
今天的尴尬是为过往“还债”
其实很多国家都走过这样的路,比如现在很多人极力吹捧的日本足球,他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归化巴西球员,拉莫斯、吕比须、三都主这些耳熟能详的日本归化国脚,其实也是“无血缘归化”。日本足球的归化从未停止现在还有,尽管现在的他们是如此强大,比如曾在江苏队踢球的埃斯库德罗,日本U字头国青队里也有一些白皮肤、黑皮肤的混血球员。只不过随着日本足球的发展,这种归化已经由“雪中送炭”变成了“锦上添花”。
有些球评家热衷高呼要搞欧洲式的职业化,全盘接轨欧洲。可真要全盘接轨欧洲,中国足球“消受”的了吗?欧洲联赛没有外援限制,像英超、意甲的球队经常会排出全外援首发,本土年轻天才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意大利队的中场核心维拉蒂是去了法国才扬名立万,否则可能就会被意甲大俱乐部往乙级队一扔了事。英格兰队天才边锋桑乔是去了德国才打出来的,如果留在英格兰,想要出人头地得“猴年马月”。若中国足球真的变得像欧洲那么“职业”,那在中超联赛赛场上奔跑的还有几个中国人?中国足球基础不牢,如果全盘欧化,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地动山摇”。
中国足球真正该学欧洲和日本的,不完全是联赛体制,而是应该学习人家的青训。我们今天对于归化球员争论的尴尬,实际上是十年前埋下的苦果种子。你说埃尔克森、高拉特很强吗?确实比我们现在的球员高出一大块。但把足球历史往回拉,当年的郝海东、高峰哪个比埃尔克森差呢?这十几年的光景,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个郝海东、一个高峰,导致我们只能想办法花钱去买“郝海东”。职业联赛的规则为什么朝令夕改?有管理者的问题,但也有中国足球培养人才不力的原因,如果像日本那样人才辈出,怎可能会有U23这样“奇葩”政策的出台?中国足球这十几年来的青训已经糟烂透顶,现在国家队的尴尬是在为过去十几年的错误还债,“引进”埃尔克森、高拉特们,就是还债的一部分。
在废墟中重建 中国足球需要牺牲
中国足球能否塌下心来培养新的“郝海东”?感觉上是悲观的。实际上山响的口号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年,但没有任何足球的管理者可以“安静”地去做事情,他们总是想追求一时的成绩。
2002年中国队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这里有米卢的神机妙算,更重要的是塞尔维亚人手里有很多好牌,这些好牌是职业联赛之前专业体制下塑造出来的。郑智、周挺是中国足球的“活化石”,他们恰恰是专业体制培养出来的最后一批人。
职业化后,中国足球的青训人才也就是85、86(蒿俊闵这一批)这拨还像点样子。很多俱乐部把青训当成过场,他们懒得培养人才,人没有了就去买。殊不知,俱乐部各个这样想,中国足球的人才凋零就不可避免了。
说我们的职业足球搞得失败,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们当初想搞职业足球,是因为专业足球混不下去了,饭都快吃不上了。职业足球给俱乐部带来了红利,他们或赚了钱,或出了名,但这些个职业俱乐部又给中国足球,给中国国字号球队带来了些什么呢?你们在骂国家队可能归化埃尔克森,可你们日常吹捧的俱乐部培养出了埃尔克森级别的纯本土球员吗?你们这些个俱乐部的中前场大腿,又有几个是中国人?
中国足球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打好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打好了还可以让“濒死”的中国足球喘口气儿,把可能用上的力量汇集起来是当下唯一的办法。至于“未来的未来”,这就真的需要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好好想想了,怎么让中国足球能够有序健康地发展,这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也需要所有人团结起来。
□本报记者 段西元(劳动午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