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蒙小刀兄启发,我试试用《孙子兵法》来解读邓艾阴平出奇兵灭蜀期间种种事
《孙子兵法》第五篇军势篇里面提到:“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意即一个善战的优秀指挥官,他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势,在对方看来这是对己方不利的态势。邓艾阴平出奇兵
前魏中路诸葛绪部占据蜀军撤退的必经的咽喉要道阴平桥头,从而切断了姜维的后归之路,让姜维的主力部队陷入全军覆没的险地。然而姜维审时度势,命令蜀军迅速北上,向诸葛绪后方进军,造成欲断诸葛绪后路的态势,诸葛绪误以为姜维欲断己方后路就放弃咽喉要道阴平桥头后撤,以求收束兵力,这样一来姜维就又挥师南下,顺利通过阴平桥头,成功地解决了后路被断的危机。
姜维成功后撤至剑阁凭险据守,与钟会部魏军主力在剑阁对峙,这样一来魏军陷入尴尬的境地,攻,攻不成;撤,心不甘。这时征西将军邓艾上书司马昭提出从阴平出奇兵灭蜀的作战计划。《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里面提到:“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故我欲战,敌虽高沟深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意即出击敌人而让其无法防御的,在于攻击了敌人防御松懈的地方;……所以当我方主动要交战的时候,敌人就算在高沟深垒也不得不出来和我方交战,这是因为我们攻击了他们必须要救的地方!邓艾上书就符合了这些内容。阴平出奇兵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另外阴平方向进兵的矛头是蜀都成都,尽管姜维在剑阁是高沟深垒,但是成都是姜维“所必救”的重地,倘若姜维挥师增援成都势必又会削弱剑阁一带的防御力量,况且就算姜维回救,时间也不一定来得及,邓艾此计可谓一石二鸟。
《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篇里面提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意即如果不想被敌人打败,防守就要严密;而想要将敌人打败,关键在于进攻得当。对敌防守可以用来弥补兵力不足,而对敌进攻在于兵力有余。对于邓艾的奇兵,蜀卫将军诸葛瞻没有听从尚书郎黄崇的迅速进军抢占隘口据险而守建议,反而率军发动对邓艾大军的攻击,结果首战兵败涪城。尚书郎黄崇的建议应该说考虑很周全,重点在于求稳,意图稳中求胜。当时邓艾阴平出奇兵的人数为一万余人,而蜀国主力在剑阁,诸葛瞻的部队估计也就一、两万人,和邓艾的军队人数旗鼓相当,不存在人数上的优势,所以不符合“可胜者,攻也”的法则,蜀军唯一的优点在于自己方不是疲惫之师,所以诸葛瞻就有些太自信,想以逸待劳一举击溃魏军,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攻击不成的严重后果,这也是黄崇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黄崇的意思是学姜维占领隘口据险而守,所谓:“隘形者,我先居之”,意即在隘形的地域上,我们应该先敌占领,在有利地形卡住对方,达到和邓艾大军对峙的效果,然后静观其变,侍机攻击邓艾部。
诸葛瞻一击不成退守绵竹后,邓艾派使者招降诸葛瞻,诸葛瞻一怒之下把邓艾派过来的使者给杀了,把军队开到城外列陈迎战邓艾。《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篇里面提到:“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意即将军不可以因为一时气愤而出阵求战!诸葛瞻已经和魏军交过守,也该见识到邓艾的厉害,本来好好地在绵竹城固守,可是邓艾以招降他,就怒火中烧,城也不守了,硬是要把军队开到城外列阵和邓艾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不过这也是邓艾所期望的,邓艾要的就是速战速决,战局拖的越久对他越不利。《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篇里面提到:“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意即善于用兵的统帅,总是先避开敌人初来时候的兵锋,以静制动,待得敌人士气衰竭的差不多的时候让自己的军队一鼓作气地去打击敌人,这算是高明的将帅心理战的一种手段。诸葛瞻没有得到老子诸葛亮的真传,诸葛亮是“守不足”,然后相机进攻,而诸葛瞻则是纯粹性的进攻,仿佛他的字典里没有“防守”二字,自己本来已经兵败涪城,在士气上魏军占上风,而且魏军是置死地而后生,所以诸葛瞻该做的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而不是“愠而致战”。
邓艾阴平出奇兵能够灭蜀,蜀国方面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蜀军江油守将马邈,他的投降使得邓艾军队后勤得到及时的补充,从而让邓艾军队在短时期内无断粮的危机。另外一个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了,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作出灵活的作战法案,反而是一味地与魏军硬碰硬,正中了邓艾的下怀,也成全了邓艾的灭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