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离现在已经差不多有五百年了。
明嘉靖六年(1527年),夏历八月初的一个晚上。夜色渐深,初秋的天气凉爽起来,半个月亮斜斜地倚靠在西边地平线的上空。
访客散尽,即将远赴广西的王守仁听说两位弟子钱德洪和王畿还在庭前等候,就带着他们走到了南门外的碧霞池天泉桥上。听完学生的问题,阳明先生高兴地说:“正要二君有此一问(我正等着两位同学问我)!”
今天的碧霞池上已无天泉桥。孟夏之际,站在普普通通四四方方的小池塘前,浮萍上冒出三朵洁白的幼荷,让人无限遐想。
那天晚上,钱王二人的问题,围绕着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诲——“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展开。师生的问答则在后世被称作“天泉证道”,有如经典的镜头,留存在中国思想史上。
可惜的是,昔日的新建伯府,如今只剩饮酒亭、石门框、观象台等少数遗存。后人只能靠碧霞池里发现的明代纪年的茶盅、酒盅、瓷碗、瓷盘,推测王阳明及王门弟子“设席于碧霞池上……酒半酣,歌声渐动”时的筵席场景。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近年来,随着日益兴起的传统文化热潮,各种阳明心学的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传习录》成为不少人的案头书。
只是今天纪念王阳明,绝非仅仅为了膜拜一位古代圣贤。在绍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阳明心学如何启迪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引发热议。
“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未来,阳明心学更会深刻地影响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变迁。”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说。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廖可斌看来,阳明心学蕴含着关于世道人心的深邃洞见。其“致良知”的思想便是告诉人们在内心世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对客观世界有充分的了解。
“关于王阳明的前期思想,像‘知行合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甚至‘致良知’,大家都讲得很多。我比较关注他的晚期思想——‘万物一体’。”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表示,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晚期思想平衡了他中期思想的过分内在化倾向,强调了外在的亲民实践。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阳明心学抽象,属于哲学范畴,社会治理具体表象属于社会范畴。但这两者却有真正密切的关联。”绍兴诸暨市市长王芬祥说,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个人“致良知”是最为重要的前提。“致良知”便是高度认可社会规范,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明正德五年,38岁的王阳明升任庐陵县令。初次任地方官,王阳明意气风发。以当时政府官员的角度看,在民风彪悍的庐陵县当父母官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这也是王阳明一身功业的开端。
“安抚请愿百姓,请上级蠲免贡赋;改变当地好讼之风;改善疫病流行状况;严禁公差‘打秋风’;推出保甲制度御盗;调适钱粮征收兑运流程;动员全部的临街百姓退地让宽防火巷,降低火灾风险;调解军户民户关系;恢复‘里正’‘三老’,受理民事纠纷,监督纠举官员。”军科院战争研究院中国历代军事思想研究室主任王珏列举了王阳明在江西庐陵(今吉安)当县令时的九大善政,“所谓的理想社会治理,要官与民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共同培育人人向善的社会环境。”
“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认为,传承弘扬阳明文化,就要在做好一项一项具体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弥补短板,担起应尽的责任,作出应有的作为,努力推动各项事业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