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坐地铁的市民们路过徐家汇站地铁文化艺术长廊时不再行色匆匆了,而是驻足欣赏。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呢?原来,中国漫画最经典的形象之一——三毛,从漫画和影视作品中“走”了出来。1949年春,《三毛流浪记》被搬上了银幕,同年4月,张乐平首次在上海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70年后,《室迩人遐·艺术长青——张乐平作品与共和国走过的70年岁月》展览再次将三毛形象展现在上海市民面前,据悉,此次展览中的许多珍贵展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今年84岁高龄,三毛强势归来
提起“三毛”,大家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个大脑袋、圆鼻头、头上贴着三根毛的形象 ,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曾经陪伴几代中国孩子的童年。三毛的漫画形象是在张乐平笔下诞生,据了解,目前发现最早的三毛形象刊登在1935年7月的《图画晨报》上。如今,我们心目中永远的孩子三毛已有84岁“高龄”了。
从最初可爱顽皮的三毛,到40年代从军、流浪的三毛,再到50年代翻身的三毛,还有60年代迎解放的三毛,以及后来迎来新生活后爱科学、学雷锋的三毛,这个倔强的、长不大的孩子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不断变换着角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漫画形象之一,几乎家喻户晓。
展览藏高科技,和“真”三毛合影
1946年5月,张乐平的《三毛从军记》在《申报》连载;1947年6月,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并在多地转载。1949年后,张乐平又创作了《三毛迎解放》《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等一系列三毛漫画。而此次展览,也正是按时间顺序将三毛的经典作品、形象与展品分成几大主题展出的。
一边录像一边对着视频介绍展览细节的汪女士告诉记者,拍视频是为了留下影像资料回家给孩子看的,“三毛的漫画我看得比较少,但对电视里播放的《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印象深刻。”汪女士觉得,这么经典的艺术形象一定要传承给下一代 ,“现在的小朋友看的多是欧美的动画片,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知道中国有一个‘三毛’。”
在现场,记者还发现有不少观者掏出手机扫码拍照 。原来,此次展览还启用了AR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观众们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在展览的三处指定三毛形象位置扫描出一个能说会动的三毛,还能跟“真”三毛合影。
张乐平故居三年吸引15万人次
在展览末尾,记者发现了介绍张乐平故居的展示栏,原来位于徐汇衡复风貌区五原路上的张乐平旧居已开放了三年了。顺着展览的指引,记者又来到位于五原路的一处里弄式花园洋房,这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就是张乐平的旧居。1950年至1992年间,张乐平一直在此居住,他的很多作品也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从弄堂口到花园洋房要穿过一条几十米长的弄堂,弄堂的墙面上悬挂着张乐平不同时期的三毛系列作品,弄堂最深处便是张乐平曾经的住所。据工作人员透露,由于三毛艺术形象长盛不衰 ,前来参观的观众既有耄耋老人也不乏垂髫小儿。
一进大门,就能看见在西南角的花园里安放着一个彩色的三毛雕塑。故居一楼经过整修后展出的是张乐平一生的事迹以及部分手稿、作品,分为百年乐平、大师漫画、艺苑掇英、友人画我四部分。二楼则复原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的原貌,将张乐平的起居生活、艺术创作等场景展现给了观众。不仅如此,张乐平的干女儿、台湾作家三毛曾居住过的房间也在其中。据了解,自2016年至今,张乐平故居已接待了超过15万人次的参观者。
参观小贴士:
张乐平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进入故居),每逢周一、周四闭馆。
作者 上海老年报记者 彭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