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本来很爱读书的朋友说最近阅读兴趣有所减弱,想让我推荐一些新鲜的东西。这位朋友阅读面广泛,当代文学、财经、时尚不一而足,光微信公众号就订阅了上百个。可读的内容多了,为什么对阅读的兴趣反而有所消减?
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也有过相同感受。一位老师提点说,去读些人文经典,那里有不一样的世界。我按照历史编年的顺序开列了一份书单,都是新课标里要求必读的基础书籍,很多反复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本里。先秦诸子的散文、两汉的辞赋、唐诗宋词、明清章回小说,他们构筑的古代世界,丰富和精彩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当代社会。一本本读下来,不仅再次燃起了阅读的兴趣,也对我们的文化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
如今,可读之物可谓浩如烟海。朋友圈里的资讯让我们了解世界的最新变化,报刊亭里的报纸、杂志提醒我们中外哪些大事值得关注,畅销榜单里的前10名告诉我们哪些故事最受欢迎。这些阅读都让我们建立与时代的强链接。如果将阅读比作一座大厦,当代读物像是大厦的钢筋和骨架,高高耸立在读者眼前。而大厦的基底,则是由千百年积累的一册册经典著作来夯实。阅读经典,获得的是穿越时空、与古对话的快乐,今日的生活也在字里行间有了对比和参照的坐标系。
何为经典?那些在一个学科和领域开创性或集大成的著作,才能称为经典。对中国人而言,《论语》《庄子》《唐诗三百首》以及《红楼梦》早已沉淀成我们民族的集体意向和文化基因,在时间的长河里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
有人会说,经典离今天太远,有些读不下去。以我的经验,在阅读的细节处可以培养对经典的亲近。找到进入的小切口,阅读经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庄子》里的一些寓言,离奇的想象力一点不亚于当代的玄幻。实在读不通的话,各大专业出版社都在做经典普及,经过专家把关的缩写本、注释本比比皆是。不想读纸书,很多经典都已经插电上网,下载了客户端就能随时随地阅读。连书都不想碰,打开应用软件听读也能入脑入心。有的知识服务商开发出专门的讲读《红楼梦》音频课,邀请知名的声音表演艺术家一人一角,用声音传递与表现原作人物的情绪和个性,一声一语间,不熟悉红楼的也能觉得易懂好读。
今天,不妨换个姿势读经典。跟古人聊聊天、说说话,也许新鲜的风景就藏在这些久远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