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重庆文化,一概而过的全是火锅。但有几个人知道真正的“袍哥”文化是从这一碗茶开始开始的? 四川 美院旁边的一个不起眼的楼道的一扇小门内, 交通茶馆 营业了30多年。
破败的木棚顶,泛青的墙体砖,头顶上泛黄破锣的吊扇已经转了十个夏秋了。搅匀了潮湿的叶子烟香。不管是游客和老顾客,叫茶的方式都是传承这个城市最有名的文化界限。
茶馆分上下两层,六级台阶相连,原来上面的戏台还有川剧表演,后来成本渐高,老板又不想涨价,十几二十年的老茶客们,就没戏看了。但茶客们各有所好,一副象棋接替了川剧表演,成为历史舞台上的新宠儿。我拿起一颗棋子,上面掉落的油漆和圆润的边缘在告诉我:已经有数不清的人摸过它了。
很多年以前,宁浩导演在这间茶馆泡了7天,每天只要一杯这里最便的1块5沱茶。后来,他决定来这里拍电影,于是,老板收到了150元场地费,没过多久,《疯狂的石头》便横空出世了。
在茶馆两个里间的墙上,挂着川美的陈安健教授的系列作品《茶馆》,老茶客们成了陈教授笔下的“野生模特”,茶馆也在陈安健教授的“保护”下,安然至今。
现在,油画中的很多茶官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跨入门槛的年轻人多了起来,28张八仙桌被茶客的胳膊肘磨得光亮。听说,不久之后,黄桷坪将迎来大规模拆迁,老茶馆或许也在其中……不知老茶馆的时代命运还有多远,这就是属于重庆的记忆。
在这儿啥也不用干,啥也不用看,你只需要给眼睛找一个搁置处,张着耳朵听 重庆 人聊天就够了。从鸡毛蒜皮到国家大事,从给长城铺瓷砖到给航母抛光,摆不完的闲 龙门 阵里面。小门里的交通茶馆 ,悄无声息,似乎都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