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1阅读
  • 2回复

[纯水]中和节 一个鲜为人知的节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78
金币
238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2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01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1-07) —
            3月8日,国际妇女节,今年正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些都家喻户晓;但你知道吗,在它前一天,二月初一,是中和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鲜为人知的古老节日。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唐代陈羽的一首《和王中丞中和日》,向我们展示了唐代过中和节的盛况。中和节,起源于何时,在历史上又有着怎样的习俗活动呢?

中和节的由来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从民众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但中和节是个例外。它源于一个皇帝的倡议、一个大臣的设计。这个皇帝就是唐德宗,这个大臣就是李泌。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九个皇帝。贞元四年(788)的某一天,唐德宗提出想在二月创置一个节日,问大臣们日子选在哪天比较合适。根据史书记载,唐德宗发出个倡议的原因是,从前每到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朝廷百官都有大型的宴会活动,但是上巳节往往和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在时间上重合,当时寒食节放假,且假期长,这就影响了公会。因此他认为可以在二月创造一个节以举行公会活动。

  皇帝发出倡议,大臣李泌就开始设计。不久,一份诏书就颁布出来。根据这份诏书,一个创造的节日正式诞生了。它定在二月初一,名为“中和”,与上巳节、重阳节一起成为朝廷认定的三个节日,届时公务人员可以休假一天。

  稍后,李泌又为中和节设计了一些活动,包括裁度、官员给皇帝进献农书、献生子、酿宜春酒、以祭句芒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这些也得到德宗的认可,并著于法令,颁布实施。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中和节就这样华丽上场,并揳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了!

中和节的习俗

  中和节的习俗来源于李泌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书献种上春服

  中和节有“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稑(音“同路”,指先种后熟的谷类和后种先熟的谷类。——编者注)之种”的做法。

  比如贞元六年中和节,百僚进献了《兆人本业》三卷,司农进献了黍、粟各一斗。《兆人本业》是武则天时期颁行的一部官修农书,内容包括农俗农事及四时种莳之法等,供指导农民生产之用。在农务方兴的二月,百官进农书、献种子,无疑具有劝农重本的象征意义,这很为具有农本思想的官员文人所称赞。柳宗元就在他的《进农书状》中进行了高度评价,将它视为“勤劳率下,超迈古先”之举。贞元十九年甚至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作为科举考试的题目,选拔人才,足见这一活动在德宗朝受到何等重视。此外,中和节还有大臣进献春服,借以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关心。

  (二)节日宴会

  君臣宴乐是中和节里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设置中和节的最初动机就是增加节日宴乐的机会。当时不仅规定“内外官司休假一日”,而且赐钱给官员,让他们集会为乐。唐德宗自己也经常在中和节宴会群臣,并作诗抒情言志。《全唐诗》收录唐德宗的诗共15首,其中4首与中和节有关。

  贞元五年的中和节是第一个中和节,节日里唐德宗大宴群臣,并且作诗抒怀,大臣们则纷纷作诗奉和。唐德宗还下诏将诗作的写本赏赐给当时在容州的戴叔伦,这样的恩宠让天下人都羡慕不已。宴会上往往有乐舞助兴,王建《宫词》诗云“殿前明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即为明证。

  宴会不仅仅在都城举行,地方上也十分兴盛。梁肃的《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就记载了扬州一带的中和节宴会。当时参加的人员达百余人,“火旗在门,雷鼓在庭”,声势浩大。宴会之上,既有美酒佳肴,又有各种杂技,所谓“球蹈、盘舞、橦悬、索走之捷,飞丸、拔距、扛鼎、逾刃之奇,迭作于庭内”,歌舞管弦当然也少不了,“急管参差、长袖袅娜之美,阳春白雪、流徵清角之妙,更奏于堂上”。与会人员觥筹交错,频频举杯,自朝至暮,直喝到酩酊大醉。

  不过,官方的中和节宴在德宗皇帝驾崩不久便取消了,成为曾经亲历盛况者对往事的追忆。吕温有诗云:“同事先皇立玉墀,中和旧节又支离。今朝各自看花处,万里遥知掩泪时。”表达了抚今追往、盛景不在的惋惜之情。

  (三)赐尺赐衣

  “裁度”,即“请皇帝赐大臣戚里尺”,也是中和节活动的重要内容。贞元八年,宏词科还曾以“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作为科举考试的试题,当年参与考试的陆复礼、李观、裴度都留下了佳作。

  中和节赐尺,是有传统依据的发明创造。早在汉代成书的《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度、量、衡讲究公平准确,仲春二月是昼夜长短基本相等的时节,适合校准度量衡。中唐以前,也有中尚署令每年二月二日进献“镂牙尺”和“木画紫檀尺”的规定。中和节赐给大臣尺子,可以说是对这一传统的变通性应用。尺的用途是测量长短,与测量多少的量、测量轻重的衡,都是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掌握着确定、校正度量衡的权力,就意味着掌握着治人治世的权力。皇帝将经过校正的尺度颁赐给大臣,其实是对这种权力的一种象征性分配,而且含有对臣下公平、正当行使权力的期待,可以激励臣子对君主的效忠之心。

  除了尺子,皇帝还会赐给大臣衣服。得到皇帝的赏赐,大臣通常会上表以示谢忱,吕颂就写有《谢赐春衣及牙尺表》,令狐楚也写有《谢敕书赐春衣并尺表》,它们都成为皇帝赐衣赐尺的证明。

  (四)献生子

  李泌不仅设计了皇帝大臣在中和节的活动,而且也想到了普通百姓。当时人们就用青色口袋装上各种各样的粮食、瓜果种子,互相赠送。

中和节的内涵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贞元之时,朝廷政治方面,则以藩镇暂能维持均势,德宗方以文治粉饰其苟安之局。民间社会方面,则久经乱离,略得一喘息之会,故亦趋于嬉娱游乐。”中和节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中出现的,它创置的最初动机也在于“嬉娱游乐”,不过,从设计的结果和实践情况来看,中和节事实上已经偏离了最初的动机,成为一个围绕春季特性、表达中和理想和重农倾向的节日。唐德宗有诗:“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很好地概括了中和节的文化内涵。

  天地之大德曰“生”,恰好是春天的特性。在贞元五年的诏书中,唐德宗强调仲春二月的特点是“天地同和”,各种植物都发芽了,创设中和节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植物生长,以发扬春天的特性,所谓“生德区宇均”。

  将节日命名为“中和”,则显示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中和理想。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如果能用中和之道治理天下,国运就会长久;如果能用中和之道养生,那么寿命就会长久。今人周来祥先生则认为:“‘中和’(或和谐)在古代中国是一个贯彻始终的思想概念,从远古到清末,源远流长……在发展中,‘和’的内涵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主导精神。”中和作为一种天地、四时、万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是天下之德、之道,中和节承载了上自君王下迄百姓“致中和”的共同愿望。

  我国素来以农立国,将农业视为国家之根本,而无论是百僚进献农书、司农进献穜稑之种,还是百姓互赠百谷果实的“献生子”,都具有劝农的象征意义,并符合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

  尽管中和节在后世不如唐德宗朝那样兴盛,但它余韵流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诸如进春衣、进农书、献生子等活动,乃至休假一日的规定,都在宋金时期为宫廷或民间所实践并得以传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官方建构向民间传统的转变。直到近世,仍然有人将农历二月一日称为中和节,甚至有人认为二月二日龙抬头节其实就是中和节。今天,在山西永济,仍有中和节“背冰”习俗,山西乡宁云丘山则有中和文化节,2011年,中和节(永济背冰、云丘山中和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6
金币
48425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72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0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02
这个节日倒是不知道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186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02
这个节日恐怕没多少人知道。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