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4阅读
  • 0回复

[猎奇]这个号称江外小香港的小镇,红河仅此一处![4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770
金币
371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01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9-03-08) —

在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哀牢山顶,有个别具一格的小镇。
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也能看到欧式建筑,还有很多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
你以为这是当地新建的一个特色景点、仿古建筑,然而这些都存在了百年之久,是当地人民世代居住的住宅。


迤萨古镇,云南三大侨乡之一,有“滇南侨乡”、“江外建筑大观园”之称。
上世纪曾以繁华 闻名遐迩,更有“江外小香港”的美誉。
这里能看到中西文化的碰撞,随处可见各种中西合璧的建筑。


像迷宫一般的古老小巷 史锡光

明清式的四合院雕梁画栋 史锡光

满满的欧式建筑风情 史锡光

中西合璧的庭院 史锡光
迤萨,是彝族卜拉语“干旱缺水”的地方。
这个建在山梁上的小城向来缺水,不适宜耕田种地,因此当地人不像其他山里人以种田为生,也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造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出路。


史锡光
明代以前迤萨是彝族聚居地,明朝洪武年间汉族迁入。
清乾隆年间,因炉坊铜矿的开采和元江水运贸易的发展,人口骤增,逐渐形成商业集镇。后采铜产业衰落,清咸丰三年,迤萨人为了生存开始组马帮“下坝子”。

史锡光

网络
迤萨人用拉矿的骡马驮上本地的土布、丝线、衣服等日用百货运往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再从国外采购棉花、象牙、鹿茸、熊胆等回国销售。
在当时,用一根缝衣针就能换得一块兽皮、一只熊胆甚至象牙。

彝族刺绣 网络
从清咸丰初期至宣统末年的60年间,迤萨马帮先后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

网络

宏大而坚固的马帮城堡 史锡光
这样高利润的背后也伴随着高风险。
“赶马哥哎赶马哥,赶马阿哥苦难多;吃的野菜锣锅钣,睡的荒山草皮坡;衣裳穿成莲花片,裤子穿成吊吊线;为儿为女去奔波,背井离乡走外国;跋山涉水路坎坷,一趟烟帮半年多。”
这首歌谣就充分说明了走烟帮的艰辛与磨难,这条路既是发财路又是黄泉路。


史锡光
迤萨人民富庶,因此常遭贼惦记。
大约1925年春,匪徒趁年轻劳动力都出国经商之际,率领几百匪兵攻入迤萨,劫走金银财宝无数。
自那次浩劫后,迤萨人每逢建造私宅,都在墙壁上广布枪眼,每户都备有德式、法式武器装备,令匪徒再无可乘之机。

厚实的墙壁上布满了枪眼 史锡光
除了精美的建筑群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还有绝美的自然风景,广阔的梯田。
相比元阳梯田的商业化,这里显得更加原始和不掺杂质,可以随意免费参观。

申云山


不同的时间和季节,梯田都有着不同的美!
“不到撒玛坝,不知梯田大”。撒玛坝梯田有1.4万亩共4300多层,四周还有4000余亩森林。
据《文史资料库》记载,撒玛坝梯田开垦于明洪武年间,是最早的哈尼梯田。

撒玛坝梯田 杨惠光
现在,从县城到梯田修了一条旅游环线,路况整体不错,自驾首选。
沿路的景点有:撒玛坝梯田、杨柳梯田、甲寅水井、十二龙泉等。

甲寅水井历经千余年,世世代代沿用至今 网络


近年来,这个地方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四季风景如画,它就是昆明昆明滇池边的“夏威夷”。

这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值得去亲水赏景的好地方,因为这里四季美景不同,水清天蓝、鸟语花香,已经成为昆明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四季风景美如画卷,这个昆明滇池边的“夏威夷”,低调而美丽,不少昆明本地人都不知道。它就是位于滇池西南角的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原来的东大河湿地公园),是目前滇池边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18年,它还获得了一个重量级奖项——“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改善或营建类杰出奖”。

2018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均达到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来最好成绩。昆明众多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发挥了巨大的水体净化作用,紧扣湿地公园建设,是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建设的核心。
除了生态功能,湿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景观效果。在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原本已消失不见或数量稀少的白鹭、野鸭、蛙类等又出现了。这里的总面积1220公顷,湿地率高达91.43%,不仅有阳光、湖泊、草地、沙滩,还有大片大片的水杉林。从绿意葱葱到金黄再到通红,那么美丽而不显凌乱的颜色渐变,大概也只有奇妙的大自然能够调得出来了。

走进湿地,别致的木桥、笔直而整齐的水杉,新鲜的空气,清新的“昆明蓝”,令人沉醉,有的时候,似乎跳起来伸手就能碰到洁白的云朵。即使再不爱拍照的人,到了这里都会忍不住举起手机猛拍起来。
在这里,还有大片的芦苇,微风轻抚,一个个摇头晃脑的,少不了轻盈的可爱。凑近了看,2米高的芦苇宛如一个羞涩的姑娘,妩媚迷人。走累了,公园里还可以租自行车,瞪着单车绕一绕,赏赏美景,心情愉悦。
时不时,成群的海鸥和水鸟在天空翩翩起舞,欢快地上下翻飞。随着滇池水质越来越好,处于中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也成了候鸟聚集地和休憩的驿站。

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还有着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对保护南滇池湿地资源发挥其对入湖水质净化和改善以及生态的链条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将会被建设成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高原湖泊型示范国家湿地公园。
在这里,不仅可以亲近“母亲湖”滇池,还可以感受悠久的郑和历史文化和古滇历史文化特色,感受历史深远的古滇文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里景色更迷人。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来这里亲近大自然、感受勃勃生机和生命的活力最合适不过了。或泛舟湖上穿过丛丛芦苇,看层层涟漪打乱水中倒影;或踱步于木桥、栈道,享受悠闲。
若是夏天,来这里寻觅一丝清凉,配上柔软的沙滩、伞一样的棕榈树、戴着“草帽”的凉亭和那最美的晚霞和璀璨的星空,看天蓝水碧、绿树成荫,倾听鸟语、闻闻花香,怎一个惬意了得?
天凉好个秋,这里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调色板也会让人如痴如醉,不愿离去。邀约三五个好友,共赏秋色之美,待在那宁静的傍晚,看一次绚丽的晚霞和日落。

冬日里,没有萧瑟和凄凉,只有人人称赞、仰望和羡慕的“昆明蓝”,还有公园里那一片一大片的芦苇丛,美不胜收,令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记者黄河清报道
动态
第二期湿地保护恢复工程5月完工
记者从晋宁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获悉,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预计5月底前完工,届时,将建成“宣教体系建设;湿地公园监控体系建设;湿地公园湿地恢复示范建设;湿地公园合理利用示范体系建设;湿地公园外来物种清除及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湿地公园的品质,扮靓滇池南岸,助力滇池治理与保护工作。

湿地公园设施齐全
打造高原湿地公园样本
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在原滇池南岸东大河口生态湿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的标准进行湿地恢复和建设。2014年9月,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保护中心领导和专家到晋宁区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审查时提出评估意见,建议将东大河湿地公园更名为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2014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批准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范围,面积扩大至1220公顷。目前,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征地及恢复建设工程已投资7.835亿元。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滇池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划建的以郑和文化和古滇文化为特色,以改善和净化入湖水质、维护滇池水生态安全和保育滇池湿地生物多样性为重点。
突出湿地科普宣教功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将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滇池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示范,成为具有我国高原独特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西南山地湖泊湿地景观。

以及遏制水环境恶化、恢复和保障滇池水资源环境的绿色屏障,建成具有西部特色和代表性的,集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监测、湿地宣教、湿地资源利用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国家示范湿地公园。
持续推进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
多年来,晋宁区围绕着打造集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监测、湿地宣教、湿地资源利用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国家示范湿地公园的目标,不断推进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建设工作。

2017年以来,晋宁区林业局投入198.8万元,完成湿地公园260块公园界碑和公园标识景观石购买及安装工作;开展东大河湿地有害物种控制项目,收割干枯植物及清除外来有害特种近500亩,“入侵水生植物残体打捞、水生植物管理项目”现已完工。
现已转入为期1年的管护工作;“标牌宣教体系项目”通过招标与云南中谊海进出口贸易签订合同,目前施工方按合同正有序开展132块标牌安装工作;新建大河湿地业务用房面积320平方米;“湿地公园生态监测项目”通过招标与西南林业大学签订了三年服务合同开展系统的监测。

现已完成了本年度湿地公园生态监测工作;西南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在公园内建立了滇池湿地定点监测站点;聘用管护人员进行日常监管和巡护;结合当地村委会,对周边村民和管理人员开展科普宣传、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
2017年,国家下达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300万元,对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能力建设和科普宣教等工作予以支持,使晋宁南滇池湿地保护与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普宣教得以顺利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正在实施晋宁南滇池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中标牌体系强化建设,统一设计制作安装,让进入湿地参观的游客从宣教体系中提高环保意识、普及湿地文化知识。记者黄河清 通讯员余波报道
数据
物种多样性极具价值
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有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亚)型,26个群系。植物226种,隶属81科179属,其中分布于湿地生境的植物有39科51属62种。湿地植物中包括湿生植物18科24属29种,挺水植物9科13属14种,漂浮植物4科4属4种,浮叶植物4科4属4种,沉水植物4科6属11种。

鱼类共有6目7科21种。两栖爬行类3目7科14属20种,其中两栖动物9种(隶属1目3科5属)、爬行动物11种(隶属2目4科9属)。
目前,记录到的鸟类就有127种,有云贵高原特有植物海菜花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菱各1种;濒危级重点保护土著鱼类有滇池金线鲃、银白鱼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共计7种:彩鹮、黑翅鸢、红隼、棕背田鸡、领角鸮、灰林鸮、灰燕鸻,均为国家Ⅱ类保护动物。

1条评分金币+32
xgch 金币 +32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3-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