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网红产品”结构性存款,在去年冲高回落后似有卷土重来之势——今年1月规模再度冲破10万亿元大关。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合计109812.17亿元,较去年12月末增加13645.76亿元,环比增长约14%,同比增长约38%。其中,中小型银行仍是发行主力军,发行规模达73459.02亿元。
回溯数据可知,这是结构性存款走红之后,第三次冲破10万亿元大关。去年8月末和9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都站上了10万亿元大关。
在发行规模上升的同时,发行量也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融360的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614款,较上个月增加158款,环比增幅34.65%。该报告认为,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数量来看,1月份结构性存款增长都非常显著,增幅创近一年最高水平。
所谓结构性存款,实为一种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浮动收益部分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投资与利率、汇率、股票等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
因其被作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的保本理财替代品,能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该产品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行其道,发行规模一路激增,成为商业银行热销的爆款产品。截至2018年末,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9.62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6.96万亿元增长2.66万亿元,增幅达38.27%。
不过,结构性存款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监管上也存在空白地带。在去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新规)发布实施后,结构性存款监管亦得到同步完善。理财新规明确要求,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必须具有衍生品交易资质,且开展理财业务涉及外汇业务的,还应具有开办相应外汇业务的资格。
从记者了解到的现实情况看,大多数中小银行并无相关衍生品的交易资质,尤其是农商行。正因如此,在去年理财新规下发后,很多中小银行被迫暂停相关业务,结构性存款一度“退烧”,发行减缓。
而据记者了解,在理财新规下发后,不少商业银行开始调整和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部分银行积极申请相关业务资质,同时组建相关团队。
对于今年1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再度冲上10万亿元,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说,春节前夕是银行的揽储高峰期,竞争非常激烈。对银行来说,一季度尤其是1月份是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春节前资金流动性偏紧,另一方面1月拉来的存款当年大概率会留存在银行。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在旺季往往会设置更高的奖励制度,员工的拉存款积极性会更高。
春节期间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它的火爆。数据显示,今年1月,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18%,较上个月上升0.1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30%,较上个月上升0.1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细分数据来看,1月主要是中小型银行的单位结构性存款出现增长,增加了8363.92亿元,较去年12月末增幅约20%。而这正是当前市场争论的焦点:票据与企业结构性存款存在套利空间,即企业用票据贴现之后的资金,可购买收益率较高的结构性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