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2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2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1-05)
—
随着门铃欢快地响起,邮递员送来一叠报刊杂志,上面有一个大大的信封,看着这熟悉的笔迹,不用猜,准是远在金山朱泾的吴彤章先生设计、他的夫人张新英女士绘画的狗年贺卡。打开一看,果然。从我和两位艺术夫妇结识以来,每年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总能收到重情重义的老人寄来的新年贺卡。谢谢呵,可敬可爱的两位老人! 和我以往收到的贺卡不同的是,猪年贺卡是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小姑娘提着小猪的灯笼,在橘红、枣红、粉红和浅蓝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喜气。我不知晓两位老人当初是如何艺术构思的,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别具匠心的构图将人们辞旧迎新欢乐的氛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将金山农民画平面造型的特点淋漓尽致地予以艺术再现。盘点书橱里林林总总的贺卡,既是盘点悠悠岁月,又是拣拾留在岁月中的珠玑。有贺卡相伴的人生不敢说精彩,但一定多彩。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采访两位艺术夫妻,有两个细节至今难忘。一是吴彤章先生在客厅给我们介绍摊在茶几上的农民画作者的画稿,那一幅幅在常人看来寻常得很的刺绣、翘檐跳脊,灶头,河畔的鸭群,一经农民画家的彩笔挥洒,饱含着水乡清新而芬芳的泥土风韵,洋溢着浓郁的新农村风情。我记得,被誉为金山农民画开拓者的吴先生在煞住话尾时乐呵呵地幽了自己一默:他们(她们)的名气比我大!我们都知道,从海军转业的吴先生不仅开拓了金山农民画,也慧眼识“英”才,开拓了他身边的这位从未握过画笔的老伴张新英,一个在隆隆织布机前辛勤劳作的纺织女工,被联合国教科文评定为一级工艺美术家和全国十大农民美术家。 还有一个细节我也至今难忘。当记者掏出一只小巧的相机,手脚麻利地为两位老人拍摄生活照,随即又打开相机将照片的画面回放给他们看,惹得老人张开嘴咯咯地笑个不停,张新英指着镜框里的画面连声道:哪能这么快就出来了,稀奇,真的稀奇了!迭只相机新式货啊!望着张新英一脸绽开的笑容,和她笔下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懈追求的鲜活画面,想起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对金山农民画的评论:金山农民画为什么会弥久常新,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平凡孕育了伟大。 我向远在金山朱泾的两位艺术伉俪致意,话筒里是吴先生爽朗的笑声。老人告诉我,猪年贺卡贺新春,也是向老朋友报平安啊。朴实无华的话语,诚如老人的处事做人,暖心!虽然吴先生是农民画圈里名人,上海市政府聘为的市文史馆研究员,仍然一如既往的低调谦和。他呕心沥血开拓的金山农民画,这扎根于江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奇葩,也成了人们走近金山亲近上海的一张闪亮名片,又恰似一块亮闪闪的金砖,叩开了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有的被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有的被选送参加农民画展,有的被选入日中联合出版的《中国金山农民画册》和南斯拉夫出版的《世界农民画册》,还有的被印挂历、画片和明信片,送往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荷兰、加拿大、英国展出,成绩斐然! 每年迎春时节,总能收到远在金山朱泾两位艺术伉俪的贺年卡,这一对有情有义的耄耋老人啊。我衷心祝愿两位老人艺术之树常青,幸福永远伴随。乐乐呵呵开心年,平平安安吉祥年,团团圆圆幸福年,红红火火好运年,健健康康如意年。
作者 金洪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