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日里最美好的时刻开始,骑过无尽的山川,欣赏季节的变化,在凛冬和白雪到来之前,享受最后一抹暖阳。”
以此篇致敬阿尔卑斯山以及它最好的季节。
以攀升100km告终,我结束了这个在家度过的难忘的夏天。我离开阿尔卑斯,在去往尼泊尔之前休息了三周,然后在喜玛拉雅山脉度过了四周的惊艳之旅。那里的天气寒冷干燥,非常适合在这世界最高的山脊上畅快地骑行。但当我在那儿的时候,家里的景色也已被秋天改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结束了尼泊尔之行后,我回到家便马上开始探寻我能找到的所有机会,想要来几次畅快淋漓的山地速降。我几乎每天都带着我的新相机,想要从高海拔上拍一些很酷的照片。我将它们精心地编辑,像是要写一首赞美大山的诗一样。没有矫情的故事,没有伟大的英雄,也没有那些陈词滥调的废话,只有骑车和美景,希望可以激励你用新的角度去探索这个世界和生活。
▲斜倚在陡峭的山脊上,这些飞起来的雪花定格在照片里,真让人兴奋!
▲这是1200米高山速降的第一个转弯,后面还有很多个。
▲背景里的山是一个小山脉,叫Fiz,它是你能在Savoy找到的最有技术含量和最长距离的骑行地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场地之一。
▲草地里的小木屋,和沙莫尼山谷最好看的景色。
▲爬升途中的一些山沿小路,今天早上树木反射的光线不同寻常的好看。
▲这是最后一个转弯,然后我们要回到城里吃一个经典汉堡套餐。
▲穿过阿拉维斯山脉,穿过云雾,到达阳光明媚的萨伏伊。
▲十一月阿尔卑斯任务里最绝无仅有的光线和攀升。
▲这里是最高峰,这里俯瞰塔伦特斯和勃朗峰的风景。
▲绝美的山脊。我从一个朋友的社交网络主页上看到过这样的风景,对这个雪白色和金色的交织和色彩平衡感到异常的兴奋。
▲痛快地骑车吧!
▲在阿尔卑斯山上巡航。
▲进入森林前的开阔高山上最后一个转弯。
▲今天来的时候开了一小段车。艾蒂安兴奋地跟我们说他发现了阿尔卑斯山上唯一干燥的地方!此时气氛非常美妙,在清晨独特的雾气里,在这美丽的山谷中。
▲扛着自行车徒步的时候离空地远一点儿。
▲野山羊们正在享受隆冬的好天气。
▲马努在这累死人的坡上休息。野山羊依然随处可见。
▲山顶上平静又美丽。
▲艾蒂安在这多石的路上来了个急转弯。
▲这条路线在山顶上非常得陡峭和有技术含量,然后又是疯狂的弯道。马努和我真是发现了好地方!
▲艾蒂安正在去往一个小教堂。
▲回到安纳西的家,想就这样在秋色中睡去,在冬日里醒来。
我国的造桥技术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准,许多桥梁都成为了世界上不可思议的“世纪工程”,像是前不久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足以让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引以为傲,而在澳门,除了港珠澳大桥,其实也有其他的桥梁已经成为了“景点”,有的造型雄伟,有的实用性很强,今天我们来说说澳门最美的4座大桥,每座都被认为是建筑业的奇迹,而想要欣赏到这美丽的4座桥梁,最方便的便是在珠海的湾仔旅游码头搭乘九洲邮轮的珠澳海湾游去近距离的欣赏它们。
九洲邮轮自1983年开航以来一直是全国各地游客追捧的热点,搭乘游轮就能见到海天一色、鸥起霞飞、三桥叠翠、长虹卧坡的美景,无论是否到过澳门,“澳门环岛游”都会让人感受到一个别样的珠澳风景,随着游轮的行驶,迎面而来的第一座跨海大桥便是西湾大桥,造型特别独特,波澜壮阔的海面之上,西湾大桥像竖琴一般,起起伏伏横跨海面,这座大桥总长2200米,北起澳门半岛融和门,南至氹仔码头,远看像被风吹拂着的细长丝带,近看又觉得气势磅礴,汽车在上面川流不息,桥面分上下两层,上层行车道正常用作行车,而下层行车道平常用作紧急通道,这也有效的缓解了澳门交通拥挤的状况。
第二坐大桥便是澳凼大桥,这座大桥是连接澳门半岛与凼仔岛的第一条大桥,又叫嘉乐庇总督大桥,从1974年通车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它对繁荣澳门起着重要作用,在蓝天白云的印衬下,它犹如长虹卧波,与两岸景色相辅相成。而最后一座大桥友谊大桥外形则像极了波浪,在水面之上起起落落,似一条巨龙盘踞于澳门半岛与氹仔岛之间,它是三座大桥中最长的一条大桥,全长4,700米,也是去澳门机场必须经过的一座大桥。
三座跨海大桥绝对是各具风采,在游船上穿越其间,既感概其磅礴之势,又不禁感叹其精美之形,它们象征了我国造桥技术的先进,的确也值得我们去骄傲。当思绪还沉浸于三座大桥之中,耳边却响起了飞机起飞的声音,那就是游船已经行驶到了澳门国际机场附近。澳门国际机场是如今中国境内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年游客吞吐量达700多万次,共开通国内外通航城市40多个,不同于一般的机场,这个澳门境内唯一的一个机场完全由填海造陆而建成的,也是全世界第二个填海造陆的机场,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在游船上观望才更觉震撼,也打心底的佩服我国建筑现代化的实力与智慧。
游船仍在行进,越来越大的海浪,以及饱览壮观之景后越来越激动的心情,仿佛都在为此次航程最后一个压轴景点做着铺垫。终于压轴景点显现在眼前,“不可思议”“威武壮观”是对它最贴切的描述,这便是“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这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东起填海而造,形似“蚝贝”的珠澳口岸人工岛,横跨伶仃洋,连接着香港、澳门、珠海三地,集跨海大桥、人工海岛、海底隧道于一体。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总造价达1269亿元,可抗16级台风。这条大桥的出现将港珠澳三地贯通连接在一起,也为三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此以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从游船上望去,茫茫大海间港珠澳大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护卫者,贯穿三地。不论雨打风吹,潮起潮落,它总是稳稳地在大波大浪中屹立着,默默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小编是觉得这四座桥梁都挺美的,看到这里,留言告诉小编,你觉得哪坐桥梁最美呢?
说起罗布泊,大家都耳详能熟了。众所周知,罗布泊在我国西北地区,被叫做“死亡之海”。曾经无比的美丽,宛如嵌在祖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但如今只剩一片荒漠。但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这个罗布泊,而是中国的第二个“罗布泊”,居延海。
居延海位于我国内蒙地区,它在唐朝的时候就被叫做居延海,一直沿用至今。居延海发源于青海祁连山的黑海,流经青海、甘肃、内蒙,总共800多公里,最后汇入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形成东湖和西湖,总叫做居延海。
历史上的居延海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湖中鱼类众多,水资源丰富,湖畔植被茂盛,牛羊遍地,一直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居延文明,在这片沙漠中的绿洲上,有过很多的传说。据说老子当年出了函谷关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但他在居延海得道成仙是最具有历史依据的传说。
曾经这里游客遍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但在1961年之后,居延海慢慢的干涸,逐渐的变成一片荒漠,到了1992年,居延海彻底的干涸,曾经水草丰茂的罗布泊成为了中国的第二个“罗布泊。”
但当时还没有人知道,曾经的“罗布泊”已然成为沙漠。后来,北京的风沙越来越严重,为了找到风沙的源头,一直北上,追到了 居延海,却发现这里的绿洲已经消失了。这就是“风起额济纳,沙落北京城”的来历。为了不让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也为了保护居延海的绿洲,国家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就是“借水”,在当时居延海水源不足的情况下,把黑河的水引进居延海,中间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在2002年7月的时候,终于把黑河的水引了进来,干涸42年居延海有救了。
据相关资料表示“在2017年的时候,居延海面积达到了一百年来的最大,生态出现不断向好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居延海生态也逐渐恢复,来旅游的人变多了,在2016的年时候,实现旅游收入7亿多元。
从2002年到2018年,用了16年的时间,将称为“死亡之海”居延海恢复原有的面貌,中国再一次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