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有个银锭桥(图④,资料图片),据说建于明代。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两次翻修。银锭桥是前海与后海的“分水岭”。桥长不足9米,宽7米,高只有4米,是个袖珍桥。桥虽然很小,但名堂不少。它是重要交通通道。钟鼓楼、北海公园、恭王府、烟袋斜街、大运河码头……就在周边。桥小人气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还有当地居民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电动车,商贩的三轮货车……从早到晚,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可以说,银锭桥是北京最繁忙的古桥之一(图⑤)。
银锭桥的魅力何在?传说一是品尝烤肉,一是赏荷花,再就是“银锭观山”。20年前,有位老同学海外归来曾在“烤肉季”聚会,品尝了富有盛名的烤肉;盛夏季节,我也曾在前海流连忘返拍过荷花,这里的荷花虽不及北海的荷花茂盛,但亭亭玉立,眉清目秀,别具风韵,很入画。唯独这“银锭观山”,还没有见识过。
“银锭观山”,顾名思义,是说站在银锭桥上能够看到西山。“银锭观山”有燕京小八景之一的说法,也有说是燕京十六景之一的。在我看来,这才是银锭桥最美、最妙、最富诗意的地方。
可而今北京高楼林立,加上天气莫测,银锭桥上还能观山吗?会不会是一种美好的传说,如同无数胡同消失一样,不复存在。我去银锭桥无数次,没有在银锭桥上看到过山的印象啊?“观山”大约已是一种奢望,一种记忆。
银锭桥除了传说的这三样,我觉得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周边饭庄、酒肆、茶楼林立,其中最引我注意的则是“音乐酒吧”。银锭桥周边音乐酒吧鳞次栉比。桥上能够见到匆匆而过背着吉他的年轻人,他们大约是赶赴酒吧的歌手或者乐手。从下午开始,酒吧就传出歌声。夜幕降临,歌声此起彼伏,酒吧上客人了。客人或者喝着酒,玩着手机,或者闲聊,也不大在乎欣赏音乐,气氛相当轻松。人们要的可能正是这种轻松。
在酒吧前溜达,我有一种明显的隔世感、神秘感。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无论如何,什刹海、银锭桥、小胡同的沧桑古老与音乐酒吧的洋味或者时尚并存,它们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仔细品味,也蛮有味道。
这些年我多次逛银锭桥。记忆最深的是2016年3月7日。这天寒风飕飕,达六七级,冻得人打哆嗦,感觉比冬天还冷,气象台说这是典型的倒春寒。我要冒寒风去什刹海拜访银锭桥。天冷,我的兴致却很高。风起,天空的蓝色是那样的清澈,能见度高,能不能“银锭观山”?今儿个我要亲身体验,弄它个水落石出。下午5点钟左右,我赶到银锭桥,站在银锭桥放眼后海西北方向——山的轮廓清晰可见!是西山!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西山本来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但此刻见到西山又似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既熟悉又陌生。我长时间凝望西山。越近黄昏,山的轮廓越清晰。事实推翻了悲观的估计,而今在银锭桥上依然能够见到山!这令我喜出望外心旷神怡。
此刻,银锭桥上,欢声笑语,游人大多来去匆匆。许多人说说笑笑忙于用手机自拍取乐,其中平心静气、留意“观山”的,又有几人?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肯定寥寥。此时,桥上游人川流不息,要拍到西山,不难,可要拍到游人专注于“观山”,就非常困难了。不然照片出来,就只能说是西山,而不是“观山”了。
据桥上一位保安说,不知道观山的游人多,不新鲜,更成问题的是,有个别导游瞎忽悠。有游客问“银锭观山”的方向,有的导游竟把前海当后海,用手一指东南方向说:“高楼挡住了,看不见山了。”方向完全搞反了,当然观不到什么山了!幸亏雾大,好蒙混。保安说,见此类情景,心里又好笑又暗自着急,是干着急呀,咱也不好跑过去纠正他的错。他说导游素质低,很耽误事。
我没尝够“银锭观山”,之后几天,我又多次去银锭桥。风虽没有那么大,但依然冷飕飕,而且冷得深刻。每次拍摄之后,手都被冻得冰凉,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手揣在怀里取暖,但很长时间暖和不过来。
到家打开电脑一看——我拍上了轮廓清晰的西山,难得的是前景有赏景的游人!构思实现了。这是生活对我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