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代朝廷要员翁同龢写给故交星台大人的短简:
昨蒙覆示,杯茗之叙,谨改于廿日午初,是日退值,早当拱候也。麋鹿之资,诸务疏陋,未敢具柬,幸鉴之。敬上。
大意是昨天承蒙您回复答应,我们喝茶谈叙之约,时间改于二十日午时初刻(中午十一点过后),这天退朝后,我会提前回家,拱手等候您的到来。筹集资金的杂乱之事、粗疏简陋的各项事务,我不敢在请柬中详陈,希望您明察我对您的敬重。其语气之恭,敬意之深,感情之笃,可见两人关系之非同一般。
翁同龢是何等人物,二十七岁中状元,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位高权重,炙手可热。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朝臣竟然如此谦恭地给一个地方官写信,实在令人有些不解。那么,这个星台大人究竟是谁,竟使一个一言九鼎的大人物能纡尊降贵呢?
原来,这个星台君,姓许,名应鑅,号星台,广州府番禺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历任江西临江府知府、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等职。许应鑅一生“清介自持”,强毅果敢,爱护百姓,因而深得民心。
江西临江府民风彪悍,斗殴之风盛行,长期以来,社会治安差强人意,导致民怨颇多。许应鑅到任后,在深入了解民情的基础上,以快刀斩乱麻的凌厉手段将最为嚣张的几个大盗全部捕获,并坚决处置。借着震慑效应,再对其余的胁从者施以耐心劝诫,不法之徒纷纷弃恶从善,民心渐渐安定下来。
他又将广东种植柑橘的技术悉数传授给他们。从此,这里的柑橘越种越多,百姓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将漫山遍野的柑橘敬称为“许公柑”。
许应鑅还在当地兴办学校、建善堂、革除民间溺女婴的陋习等,一系列的德政、善政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光绪四年(1878年),许应鑅调任江苏按察使。江西父老依依不舍,扶老携幼自发结队前来送行,许多人攀着他的车辕,久久不肯放手。
许应鑅履新江苏按察使后,勠力公事,百姓咸以“许青天”称之。鉴于当时江苏兵乱不久,经济萧条,民生凋敝,朝廷任命敏于治事的许应鑅转任布政使。这是个专门负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官职。许应鑅根据江苏的地情特点和实际情况,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可耕种的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年年增加,经济逐渐恢复,到处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机敏干练、政绩卓著的许应鑅在江苏大展拳脚后,其治事之才很快被朝廷发现。光绪十二年(1886年),许应鑅升任为护理浙江巡抚(清代任官有署理和护理之别,官阶相等的官员互相代理职务称署理,官阶较低官员代理较高官员的职务称为护理),执掌一省军政要务,成为统领一方的封疆大吏。
浙江河网纵横,水患频仍,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许应鑅迎难而上,运筹有方,积极组织,全力实施,筹集大量资金,动员全省人力,以精卫填海之志,修筑了许多水利设施,使水患大大减轻,百业也日益繁荣。许应鑅的上司两江总督刘坤一称赞他“廉明强干”。光绪皇帝也特下谕旨予以褒奖,称他“办事认真,才长心细”。
许应鑅为官三十余年,从不购置私人产业,他还常常用自己的俸禄周济需要帮助的人,因而亲戚族人、左邻右舍,对他有口皆碑,史书中称“戚里称美”。
鑅者,钟声也。许应鑅用自己为国为民的一生,高高鸣响激越、清扬、浑厚、绵长的生命之钟。朝臣罕见达成一致,由衷为他点赞,向他致敬。
钟为八音之首,“黄钟鸣而八音克谐”,不鸣则已,鸣则悠扬,“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传之久远,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