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到底爱不爱贾宝玉?或者说:她动没动心思要嫁贾宝玉?
答案是肯定的。薛宝钗的心思隐秘又深沉,她对宝玉的情意,织补在鸳鸯肚兜的针线里,蕴染在羞拢红麝串的红晕中,寄托在棒疮丸的药效内,洒落在前往怡红院的路途上。还有一件事,表明薛宝钗对待贾宝玉的那份迫切,她一改事不关己不开口的一贯作风,苦劝贾宝玉读书举业,不厌其烦。
她的殷切甚至超越宝玉的亲爹亲妈亲奶奶。
-01- 关于宝玉的学业和未来,贾政都一度放弃
2起初,每当贾政想撸起袖子训教儿子,都会发现被两座大山阻隔,名曰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夫人是王屋,贾政屋里的王;贾母好似太行,宠溺孙子在行。总感觉绑手绑脚的贾政最后几乎放弃了。倒是薛宝钗每每借机劝谏。
那一次,雨村来访,要见宝玉,宝玉不快。 在场的史湘云劝道:
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宝玉当场翻脸,袭人乘机说出宝姑娘也曾劝说过类似的话,宝玉也不管宝钗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钗登时羞的脸通红,说了一半的话被生怼了回去。
又一次,宝玉挨打,贾母特许宝玉不用见客。这回宝玉就像得了丹书铁券般,有持无恐,只在园中游卧,宝钗看不惯又导劝。
惹的宝玉也给宝钗下了一番评语: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再一次,香菱学诗成疯魔。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玉不答,薛宝钗再次吃了软钉子。
薛宝钗屡挫屡战,不断劝谏贾宝玉读书举业,不怕碰壁,矢志不移,不撞南墙,誓不回头。
-02-
贾宝玉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下,的确不合时宜。
哪怕是现在社会,作为男人,理应是国之栋梁家之顶梁,仕途经济在所难免。
而在封建时代,参加科举、踏入仕途是普世价值观,是公认的成功扬名之路。像贾宝玉那样的,沉迷脂粉裙钗,醉心风花雪月,绝对的主流社会所鄙视的。
就像那首出处不详的《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从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可以说,这首词把贾宝玉批的一无是处,是整个社会口诛笔伐的反面典型,即便在贾家,贾宝玉也是个另类。贾赦、贾政、贾琏、贾环、贾蓉、贾兰等个个寒窗十载,贾敬、贾珠更是典范,而琏蓉等虽说读书不成,尚能齐家举业操持家务,而宝玉那种呢,一技不能,世事不知。
-03-
贾宝玉当劝,薛宝钗阐述的道理也对,但问题是薛宝钗过于积极与热情,即违背了自己的准则,又超越了应有的界限。
宝玉的学业事业,贾政、贾母、王夫人、林黛玉、元春探春姐妹等人,都没有薛宝钗的这股子执着与热情不悔 在封建时代,彼此避嫌还来不及的表姐弟却总试图他的人生,操心不成器的表弟,而对更不成器的亲哥哥不管不顾?薛宝钗,明显超出本分,关爱过度了。 况且,以薛宝钗的为人,素来三缄其口谨言慎行,她在贾府行走的第一条行为准则: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然而,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劝谏宝玉,哪怕受到冷眼讽刺也不气馁?这个因为宝玉而忘却原则的薛宝钗,显然是关心则乱的表现。薛宝钗早就不自觉代入了贾宝玉未婚妻的角色,并投射了情感。按薛家的规划:她要嫁给面前这个厌学弃世的吃胭脂男孩,为了自己终生有靠,为了薛家家族未来重振,薛宝钗才会苦苦劝谏,要把宝玉改造成符合要求的金龟婿。 这种爱与希冀,促使她锲而不舍的进行着未来老公改造计划,默默行使妻子分内的事,而忘却了她当下还不是。而贾宝玉显然并不领情不服管,令二人渐行渐远。 (图、均来源于网络) [ 此帖被zhdf在2018-12-04 16: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