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时代,男人们是允许“三妻四妾”的。妻为正室只有一位,妾为侧室可以众多。妻妾的待遇并不平等,妾的地位比正妻要低得多。在我国妻妾之别开始于周代,周代以前并无妻妾之分。贾府的成年男主子几乎人人都有妻妾。像贾政这样正派的人都有一妻两妾,贾珍的妾就不计其数了,贾赦更是有纳妾的癖好。贾母曾说:“做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放在屋里,拿着身子不保养,也耽误了人家。”在贾府即使没有成家立业的男主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家长们都要在其屋里放两个女孩子充当“妾”。
在家族中妾的地位远低于妻,就以贾府的月钱收入为例: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室妻子,一月有二十两银子的月钱,赵姨娘是妾一月只有二两银子的月钱。可见妻子的经济收入是妾的十倍。伺候王夫人的一等大丫头就有四个,小丫头、婆子等不下三十多个,而赵姨娘只有三个小丫头。贾政同王夫人吃饭,赵、周二位姨娘不能上桌,只能在一旁伺候。一切宴会,无论是家宴还是庆宴或寿宴,姨娘均不上席,在《红楼梦》时代,家有喜庆,偏房应该回避便成了一种伦理规定。
妾所生的子女,虽然在法律上与正室妻子的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姨娘养的”身份往往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妾所生的子女只认嫡母(正室)为母,与其生母要保持距离,以此来划清界限,因为妾是“半奴半主”的身份。在《红楼梦》中探春曾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至于姨娘的兄弟,更不可能认为是姻戚关系。《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因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赵姨娘想通过探春理家的时机,多得一些银子作为埋葬费。但探春听见说赵国基是她舅舅就恼了,哭着说道:
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 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幸亏我还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理的,早急了。
妾对自己的子女更没有管教的权利,第二十四回王熙凤听见赵姨娘骂贾环,便隔着窗子骂道:
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 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
由此可见妾的地位和生活,在《红楼梦》时代的状态。贾府对子女的婚姻有什么样的要求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传宗接代
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孟子曾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以说,婚姻的首要目的是传宗接代,而不是个人幸福。所以妾在此便成了一种传宗接代的机器。《红楼梦》时代的婚姻对男子来说不仅仅是为自己寻伴侣,而是替父母娶媳妇,为宗族续子孙。
第二:门第的考虑
“门当户对”是贾府寻婚的一个基本要求。在中国古代对于一般家族来说,门户考虑多为经济上的考虑,因为婚姻是成家立业的标志,要成家立业就不能没有经济来作保障。如果像《红楼梦》中贾府这样的贵族,婚姻除经济外,还要兼顾政治。联姻也就成了贵族阶级“一荣俱荣”的资本。
第三:妻妾的德性
所谓“德性”是对婚姻当事人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要求的对象主要是女性。对妻妾德性的要求是“贤顺贞静”“三从四德”操持、理家一类。至于文化才学那时次要的事,甚至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像《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薛宝钗对林黛玉说: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 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 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在这段话语中,我们看到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所以才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妇人识字多诲淫”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