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2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2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deng56 执行加亮操作(2018-10-22)
—
新华社兰州10月10日电 国庆假期,一张甘肃省敦煌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布设“刺猬阵”的照片刷爆社交平台,部分网友表示此举“扎心”,破坏了景观的观赏性,也留下安全隐患;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理解,认为这是无奈之举。景区为何布设“刺猬阵”?“扎心”的“刺猬阵”能否阻挡景区的人为破坏?欣赏美景与保护景观之间应如何平衡?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事件 保护景观,景区无奈立下“刺猬阵” 所谓的“刺猬阵”位于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3号景点“孔雀回眸”处。记者看到,在一块酷似孔雀的风蚀柱四周,密密麻麻地围着黑色钢条,这些钢条呈竖起状,焊接在钢板上,景区管理人员将钢板拼接起来,钢条朝外平铺在景点四周,如同刺猬的倒刺,因而被网友称为“刺猬阵”,看上去很有威慑力。 “刺猬阵”被游客“晒”到网上后,引来众多网友评论和转发。对此,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王天虎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分布着大大小小70多处地质遗迹点,超过5500个雅丹体,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的有4处景点,景区仅在“孔雀回眸”这一景点布设了“刺猬阵”,而且早在2013年就已经布设,并非今年才有。 据介绍,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历经多年风蚀而成,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景区开发之初,管理部门曾在一些游客容易接触的景点四周设置木制围栏,并派专人管护。然而,随着游客数量剧增,景区在高峰时期每天接待游客达到8000人次以上,原先的管护措施显得力不从心,经常出现游人攀爬、踩踏雅丹地貌行为,对景区破坏很大。 “使用铁制护栏是无奈之举,一是彻底防止人为破坏,二是为游客人身安全着想。”王天虎说,该雅丹地貌风蚀现象严重,如果游客接近,随时可能会有土石剥落砸伤游客,而铁制护栏能将游客和景物隔离,兼顾两者安全。 争议 唬人不伤人,效果确实很显著 “刺猬阵”看着吓人,其实并不伤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震慑”不文明游客。针对不少网友关心的“刺猬阵”是否会对景点造成破坏,王天虎说,这些钢板只是临时性的装置,不属于地面建设,可以随时取走,不会造成破坏。 “我们正在跟地质保护部门合作,打算在该景点周边设置游客步道,目前这一方案还在研究制定中。”王天虎说,“刺猬阵”虽然有碍观瞻,但在景观保护方面却“功效显著”,基本没有游客接近而造成破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节假日的“标配”。与此同时,一些游客随意拍照、攀爬、踩踏、乱写乱画等破坏景物的现象却屡禁不止。 今年8月,甘肃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内4名游客翻越护栏,随意踩踏、恶意破坏丹霞地貌,并将其举动上传至网上,一度引起广泛声讨。甘肃省地矿局水勘院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后得出结论:4名游客破坏的区域为彩色丘陵地貌,是全国干旱区砂岩地貌的典型代表,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该地貌一旦破坏无法人为修复。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南京一景区内绿竹被刷漆写字、陕西一丹霞景区被刻字破坏等现象屡上“头条”。此外,景区内乱扔垃圾、不按规定路线游览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为减少上述现象发生,各景区管理部门使出浑身解数———拉警戒线、设警示牌、派专人看护等。景区管理部门布设的“刺猬阵”虽然极大地提升了保护力度,但这一权宜之计也让不少网友重新反思出行游玩和景观保护该如何平衡。 反思 观景不“扎心”,文明自觉才是“神器” 本该外出舒心游玩的假期,却因上述诸多原因变得“扎心”,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观景何时舒心而不“扎心”,也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话题。 旅游专家表示,游客观景难和景区“刺猬阵”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景区现阶段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硬件问题还有改进空间。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把多勋表示,针对一些稀有名胜景区、文物古迹,管理部门设置屏障加以保护具有必要性,但在设置屏障时应保持与景观本体的一致性,达到浑然天成,不破坏景观本身的观赏性。更为重要的是,遵守景区规定、文明旅游仍需广大出游者践行,这是旅游快速发展必需的“软件建设”。 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次数已经达到3.7次。“当前,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和消费常态。游客基数不断增加,对景区的压力也逐年增大。”把多勋说,倡导公众文明旅游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 专家建议,应尽早在各级学校和公民读本中添加文明旅游的教育内容,培养人们对自然、文化的敬畏之心。景区导游也需自觉承担起对游客的文明旅游辅导责任,而不仅仅停留在讲解层面上。 此外,景区在建设之初的规划也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对潜在的游客规模增加提前做出相应预案,例如根据游客人数及时调整游览路线、适时推出反季节旅游优惠等措施,缓解景区压力,从而兼顾游客观赏和景观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