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15
- 在线时间25467小时
-
- 发帖6963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4711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6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630
- 金币
- 14711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6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46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15
|
—
本帖被 smlz 执行加亮操作(2018-10-16)
—
香港是座神奇的城市,深度融合了各种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虽然外表看起来非常光鲜洋气,却经常能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偶遇最中国的传统民俗。“打小人”这种几十年前曾盛行于南方的民间祭祀活动,在内地可能早就因“封建迷信”而彻底消失,香港却始终将这一习俗保留下来,甚至成为一道受游人追捧的人文风景。所谓“打小人”是一种流行于珠三角民间的巫术,始于盛唐,将讨厌之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拍打抽击,最后彻底焚烧,意在驱逐、报复所谓的“小人”。被打的“小人”千差万别,但据说女性来这里大多是来打“小三””二奶“的,媒体甚至拍到有些台湾女艺人因为感情问题专程来此打”小人“,更让这档特殊生意声名远扬。据说“惊蛰”时打小人的效果最好,这一天冬眠的动物睡醒,凶神之一的白虎开始觅食,小人也在惊蛰出口伤人,为求平安,惊蛰日要祭白虎、打小人,以求小人远离自己。“打小人”的地方呢一定要“煞气够重”,三岔路口最佳,所以湾仔附近阴暗的鹅颈桥下就成了“做法”的最佳地点,十多位“神婆”常年在此上演“打小人”,甚至登上了各种官方旅游攻略。邂逅”打小人“要感谢那年惊蛰后在香港遇到的那一场大雨,午饭后偶然顺着屋檐跑到鹅颈桥下避雨,嘈杂喧闹的桥下人流如潮,不远处有几拨小规模的集会游行,主持人操着听不懂的粤语声嘶力竭。我百无聊赖环顾四周发现五六个阿婆在桥下摆摊算命占卜。地上供奉的也就是常见的那些观音、如来、财神之类,阿婆们的服饰也过太家常,完全没有神汉神婆的气势。可能因为下大雨生意并不是很好,阿婆们都有些百无聊赖昏昏欲睡,我观察了十多分钟竟然没有一个客人光顾。对于这种”封建迷信“活动,我一向是敬而远之,如果在大陆,几乎可以直接贴上”骗钱“的标签打入冷宫了。雨越下越大,无聊的我开始有一搭没一搭试着与阿婆们聊天,可惜其他几位都是纯粤语真是无法交流,只有这位叫赵姑的阿婆可以说些简单的普通话。赵姑告诉我她们这的经验特色就是”打小人“,一次50港币,后面的招牌上挂满各种媒体的报道,居然还有香港政府颁发的牌照。我还是将信将疑用手机上网查了一下,发现香港旅游发展署网站还真有推荐,确实是香港本地一项特色民俗。看价钱还算合理,我决定亲身体验一番。搞定这单生意赵姑挺高兴,给我搬了个小板凳就开始认真摆起了‘套路’。将几张印着吉祥祝福的符裹在一起,在我全身上下拍打了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大意就是厄运快快走,好运快快来,金子一屋子之类。接下来赵姑把刚才那叠符纸点燃,还在我脑袋顶上晃了几圈,我猜就是分享拜神把对我的各种祝福捎给神仙们知道了。然后不知又从哪变戏法似的拽出几张印着古装男女人像的小纸条,让我写上想要‘打’的人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不过当时一时半会我还真没想起应该打谁,哈哈。赵姑说没关系,不写具体人名也可以,就当驱魔保平安了。她将两个小人和纸老虎裹在一起,这老虎应该就是惊蛰日打的那只白虎。看到‘打小人’的’凶器‘真是惊了我,竟然是一只金属的高跟鞋底。瞬间赵姑也由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变身为凶神恶煞般的‘打手’,开始在砖头上对着小人啪啪啪,力量速度兼备,口中念着咒语,足足打了两分钟。还把高跟鞋交到我手里让我也狠狠打了几下过过瘾,直到把白虎和小人打个稀巴烂。这还不算完,还得把老虎和小人付之一炬,最后化为灰烬,可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戾气全消,身心畅快。赵姑非常善于市场推广,看我不停拍拍拍一直都很配合。以前好像还为不少明星驱过魔捉过妖,绝对是见过大世面的。还给了我张名片,说有别的业务也可以找她。不知是不是我的示范作用,终于又来了位年轻的女顾客。另一位神婆操刀上阵,观察下来发现流程基本一样,不知是几位神婆的默契还是师出同门。拍别人时就可以拍得更详细些,套路基本就是平安符扫全身,烧平安符,烧的时候在头上晃几下,然后打小人烧小人。那被点名道姓打的最多的是哪些人呢?据说每年的排名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前三名分别是老板、小三和负心人,主流客人居然是写字楼里的年轻白领,也有不少大陆人慕名而来。别看神婆们年纪都不小,打小人的手法那叫稳准狠,咒语也几乎同出一辙,非常专业:“打你个小人头,等你成世无出头;打你个小人肚,等你成世被人告;打你个小人手,等你日日都攞药油;打你个小人脚,等你有鞋无得着!"动作虽然简单,寓意却深刻,客人该骂的都骂了,该打的都打了,极大满足了心理需求。连绵的阴雨冲走了本来应该红火的生意,神婆们依然谈笑风生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失落。现代社会人们心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怨气,能找到这样一种能够发泄和舒缓情绪,而又不对别人产生实质伤害的泄愤渠道,也算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的成功案例。惊蛰日出现热闹非凡的市民排队”打小人“盛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