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20多岁之后才第一次出门远行的人,曾经对旅行充满了恐惧,从拿到那一枚薄薄的车票开始,就意味着要面对未知旅程充满的风险与考验,也意味着要强行告别青春期,进入真正的大人的世界,戴上一张属于大人的面具。
然而,同样作为一个20多岁才第一次看到海的人,又对旅行充满了渴望。依稀记得第一次看到的海是冬天的大海,海边的城市天寒地冻,海边的沙滩坚硬冰冷,但海面仍然如抖动的绸缎,在寒风中一副柔软又强大的样子。在冬天海边散步的那个下午,让我喜欢上了未知、遥远与浩瀚。
旅行让人焦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会为了旅行而旅行,在某一个节假日到来的前些天,会在几个目的地名字之间徘徊、犹豫,会不断尝试给自己寻找出发的理由,也总是在最后一刻才能确定想要去的地方,然后,收拾行李,打扫房间,喂鱼浇花,关闭门户,在带上门的一瞬间,想到要告别由沙发、电视、卧室等构成的舒适区,难免有些不舍。
但旅行也让人愉悦。在天将要黑的时候,把车停在高速服务区,打开手机上的电子地图,寻找附近的住处,然后开车趁着夜色,潜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市镇。所有人都看到了你的车牌,所有人都意识着你是一位外来者。住下,寻找一个餐厅,在或热情或警惕的眼神里,喝下一杯酒,回到酒店的房间,昏昏睡去,在穿透窗户的阳光中醒来,宛若新生。
旅行的目的为了看风景,这是大多数人的愿望,然而风景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就我个人来说,所有著名的风景,到达之后要么是大失所望,要么是心有惆怅。因为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想象中,真实的景物,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壮观、绚丽。在我的记忆里,最好的风景永远是无名的、偶遇的、私人的。记得有一次在一处幽远的山谷,看到黑与白的云在山谷中开水一样沸腾,那种震撼远胜过此前看到过的一切美景。
最好的旅行,是在路上的过程,开着车穿越一座山与另外一座山,在某个高速公路段,两侧的山景美到令人窒息,这样的美,不是地图可以标记的美,也不是旅行指南重点指示的美,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恰好的天气,恰好的速度,恰好的音乐,以及恰好的心情,那一瞬间你会觉得活着的真实感,以及生而为人的自由感。对了,我们旅行是为了寻找自由,如果一段旅行找不到自由的感觉,那还不如困在原地。
有了孩子之后,每年的暑假与寒假成了固定的旅行时间,孩子们可能会排斥这样那样的活动,但只要说出门去玩,都会立刻变得安静与快乐,因为对孩子而言,那也意味着一种解放,作业可以往后放,家长不再唠叨,到了一个地方有美食等待。孩子的快乐成了家长的快乐,而快乐的来源就在于走出去,走出家门,在一走一回之间,体会外面的精彩与家的舒适,这种比对,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美国有位作家叫比尔·布莱森,他写过几本旅行书,其中有一本主要记载了童年时与父亲一起旅行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父亲是个热爱出门但又糊涂的中年人,在高速路上时常搞错出口,寻找目的地经常阴差阳错,为了节省几个钱闹了不少笑话,有时候还会被自己的笨蛋行为气得七窍生烟……这样的父亲,给比尔·布莱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书中尽情调侃自己的父亲,但谁都知道,他在感激父亲策划的旅行给他留下的深刻记忆。看这些文章里的父亲形象,不由得会拿来与自己对比,如果也能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这样的“负面印象”,我觉得是种荣幸。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这是北岛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世界会有多大,某种程度上真的取决于他到过多少地方。到过,看到,了解,就标志着这个地方真正住到了心里,成为心里的一个领地,在回忆与遐想中,你可以随时降临这个地方,一切如昨,栩栩如生。
但话说回来,一个人只要心境足够宽广,阅读足够广泛,也一样可以足不出户环游世界,只是绝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一境界,所以,旅行也是践行,是把虚构与现实重叠在一起的方式,至于这种方式会验证出来什么,恐怕每个人的体验与感悟都不一样,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人们才不厌其烦地往某些热门的地方聚集,去发现景物大致相同的美与内心大不相同的美。
关于为什么要旅行,有着很多种说法,而我觉得,旅行除了能带来自由感之外,还能有创造感,人在旅行中创造出来的最美感觉叫“希望”。在路上,每一天都是新的,而“新”,恰恰是“希望”最大的外在特征。如果一段旅行改变不了眼下面对的困境,就再进行第二段旅行好了。如果反复旅行且有了旅行依赖之后却依然没法让内心安宁,那则要考虑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