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化俗,善莫大焉。为政者不仅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责任,还要身体力行,破除陋习,使当地社会风气向善向好。要达到这一目的,积极的态度与合适的方式两者不可或缺,《隋书》中的一则史料很是典型,为后人做了很好的榜样。
隋朝初年,岐州民风淳厚质朴,刺史梁彦光以清静无为的方式治理岐州,合境大安,连年考评优秀,得到隋文帝的赞扬。几年后,梁彦光转任相州刺史,仍然像治理岐州般为官施政,没想到,相州风俗杂乱,诉讼之事“百端千变”,梁彦光以道理教化,成效甚微,致使民风日下,被罢免了职务。
一年后,朝廷起复梁彦光为赵州刺史,梁彦光上书隋文帝,表示自己以前任职相州,因软弱无能被称“戴帽饧”(饧为一种糖,戴帽饧指戴着官帽看似威严,实际软弱无能),如今有恢复官职的机会,想再次治理相州,改变过往治理的方法,着力改变当地的风俗。隋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梁彦光到任后,一改过去清静无为的作风,终日走访民间,“发摘奸隐,有若神明”,即对作奸犯科的行为明察秋毫,如同神明一样。豪猾无赖之徒见劣迹败露,四处逃窜,惶惶不安,梁彦光的威望大为提高。
为了彻底改变相州的民风,梁彦光决心从抓教育着手,聘请博学大儒,在每个乡里都建立学堂,以先贤圣哲之学说及事迹教育学生,每月每季进行策试。如发现勤奋好学与智力超众者,便请到大堂之上,用美食招待,以示褒奖。对那些喜欢狡辩是非、学业懒惰无成的,就让他们坐到庭院中,并且只能坐在草垫上。于是,人们都渐渐地克制自励,知书达礼,相州民风日厚,长期以来恶讼之习俗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彦光最初以岐州之法医相州之疾,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梁彦光知耻而后勇,调整了治理方略,先治标再治本,宽严相济,久久为功,最终取得了善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