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世界哲学大会好几个分论坛都涉及商业伦理、商业哲学和儒商精神。企业家谈哲学、企业家谈伦理道德成为大会一景,颇能引人深思。一看到“生意”,首先会让人想到做买卖、搞经营。不过,在传统文化中这个词另有深意,指的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性,是“仁”。
唐张九龄诗云:“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中有两个词很重要,一是“生意”,一是“本心”;其实“生意”也就是草木的“本心”,表现为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中国文化中“生意”的本义。“生意”也是“仁”。“玉米仁”“花生仁”“核桃仁”都有一个“仁”字。且慢,“仁”不是道德情感吗,怎么能用到种子上?原来,这里的“仁”表达的是植物的生命和生长的本性。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玉米、花生、核桃之所以有生命,能生长,就是因为有个“仁”在。朱熹说:“如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意。”王阳明进一步指出:“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易传》有“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说法,这里的“生”“生生”也是“仁”。清代大学问家戴震提出:“仁者,生生之德也。”众所周知,“仁”又是人的德性,是人心。孟子说“仁,人心也”,朱熹也说“仁者,本心之全德”。可见,“仁”是人和天地万物共同的德性,人有帮助万物生长的道德责任,所以程颐指出:“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儒家讲“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什么能够“一体”,能够“合”?正是因为二者本来就统一于“仁”。“仁”是联结天与人、人与物的核心和枢纽。
“做生意”的生意既来源于也根源于天地万物的“生意”。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以及清代通俗小说《儒林外史》都以“生意”表示经商,这两种用法的本质联系就在于二者都讲究生命力、生长性,持续的增长性。从生生之德的“生意”可以引申出基于中国哲学精神的商业伦理原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工商业是现时代天地大化的一个环节。既然“生意”是仁,那么,做生意、搞经营便是从人心之“仁”出发来完成天地生生之德,有其庄严性和神圣性。全社会都应给工商业以足够的尊重,善待企业家;同时,工商人士也应自尊自重,对行业保持敬畏之心。
经营和管理是使企业获得生意的活动。企业如何获得生意?从内部看,企业是营利组织,应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是权利,有权利就有责任,企业也应当是责任共同体。进一步,企业还须成为理想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最为重要的,是成为仁爱共同体。仁是生意的源泉。从外来看,企业发展要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符合自然进化的方向,符合人性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归根结底,符合向人间播撒仁爱的方向。仁爱的方向也是良知的方向、心的方向。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阳明也说:“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泉水。”“源头活水”是什么?是心,是良知。“人人自有定盘针”;遗憾的是,也有不少人“抛却自家无尽藏”,所以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这不是说有一条条的道理现成地摆放在心中,而是说心如源泉,无论遇见怎样前所未有的局面,道理都能源源不断地涌出而应对自如,而每次自如地应对都会成为人们可以遵循的原则。所以,“心即理”本质上是心之所发即是理;找到了心,也就找到了生生不息的源头。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我,都应融入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之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天地万物,从而把自己提升为一个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SELF)。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程颐作过一篇文章,表明“圣人可学而至”,王阳明讲“满街都是圣人”,毛泽 东说“六亿神州尽舜尧”。可以说,传统文化的精神一直活着。做生意就是把仁爱撒向人间,扩展仁心,成就大我,成为圣贤。生意呈现爱意,要带着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的爱意去做生意。仁心扩展了,爱意丰满了,生意也就生生不息了。这些道理,也正是儒商的根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