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唯一的一个世代打渔的村落——俊巴渔村,这里的人们,生活无忧;这里的村庄,安详而静谧;这里的菜肴,鲜美可口;这里的风光,山清水秀,这里的历史,源远流长……。过去,由于宗教的原因,渔民在西藏是非常受歧视的,据说以前连媳妇都不好找。
这个小村庄三面环山,它位于西藏拉萨曲水县境内,拉萨河下游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北岸。 俊巴渔村宛如一个养在深闺中的美女,但是她的“芳名”却深深烙印在游客的心里,不少资深“藏漂”都不约而同推荐这个与众不同的小村落。
“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地方,完全可以上榜为中国最美村庄之一!”一位旅藏多年的画家告诉小编。 在这个初夏,小编坐上开往俊巴渔村的大巴,探访这个特色的渔村。
在西藏,大部分藏族人有着不吃鱼的习俗。但俊巴渔村是西藏自治区乃至青藏高原惟一的一个世代以打鱼、食鱼为生的村落。“俊巴”,藏语发音“增巴”,意为“捕手”或“捕鱼者”。
捕鱼,吃鱼,岂不是触犯了戒律:其实,俊巴村民捕鱼,吃鱼是有缘由的——传说远古时候,拉萨河里生长着很多长翅膀的鱼,它们飞到天上,把日月光辉都遮住了,地上万物生灵因为没有阳光而慢慢死去。佛祖释迦牟尼见此情景,极为愤怒,立即下旨命令守护在俊巴村白玛拉措湖的一位名叫巴莱增巴的渔夫(神的化身),带领村民们一起去消灭这些长出翅膀的鱼,并允许他们从此可以吃鱼。巴莱增巴和这些长着翅膀的鱼激战九天九夜,终于得胜而归。当天他们吃鱼、喝酒,庆祝胜利。从此,俊巴渔村捕鱼吃鱼的习俗就流传至今。
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俊巴渔村里既没有耕地,也没有牧场,只能偷偷地打鱼谋生。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在拉萨河里捕获了一位美丽的仙女,并把她献给了藏王。藏王非常高兴,就问他想要什么?猎人说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藏王能允许俊巴人打鱼,藏王答应了这个请求。 每年藏历3月,都要举办“捕鱼节”,进行“郭孜”(即“牛皮船舞”)歌舞表演。
近年来,俊巴渔村制定了“生态建设、旅游推介、农业发展、特色产业、繁荣经济”的发展方针,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正在变成西藏著名的旅游胜地。
做皮具的渔村,在传承中创收:从曲水县城乘车或沿机场高速公路,在两桥一洞处往西,行进两公里即可到达俊巴渔村。车子行驶到村口,一艘巨型的牛皮船立在水边,引起众人的赞叹。车子刚停稳,热情地村民为大家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以示祝福。
徜徉在这迷人的小渔村里,远眺名为“俊巴日追”的寺庙。据说电影《2012》曾在这里取景。白玛措湖水清澈,漫步其中,野花散发出阵阵幽香,不远处,鸟鸣啾啾。放眼望去,随便一处风光就能入画。真是人在画中游! 几个朋友三五成群,来到“俊巴渔村民族手工业皮具加工合作社”。藏式皮面具、牛皮船模型、牛皮包……各式皮具精美中又不失民族特色。
“这个合作社是2011年5月成立的。现在我们不怎么打渔了,所以利用“晒网”的空闲时间,会制作一些皮具,这些都是可以增收致富。我们做的这些皮具销往拉萨、日喀则、山南,还有一些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际市场。”合作社的旦增大叔自豪地告诉记者。
旦增大叔拿起一只靴子为我们展示:“这个皮子的长靴叫做‘夏松嘛’。这种靴子在以前,都是寺庙里的高僧穿的。而这个鱼皮鼓叫做‘达玛如’,这是以前宫廷音乐必备乐器。做法是全西藏一无二的!只有我们这里才会做!” 俊巴村自古就有特的皮具加工传统,现在,很多家庭都办起了家庭作坊模式加工制作小型牛皮船、小糌粑袋和小茶叶袋等具有浓厚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销售给国内外游客,大大增加了收入。
现在,俊巴手工皮具制作技艺已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村民们早已不再单纯依靠捕鱼、农耕来增加经济收入了,加工各式皮具成为了村民们另一个创收的方式。现如今,俊巴渔村仅靠手工艺品一项,年收入就超过70万元。
大快朵颐“全鱼宴”,鲜美滋味缭绕舌尖 欣赏着秀丽的风景,不由得已到晌午时分。诱人的饭香时刻地提醒着大家——“快快来尝尝全鱼宴!” 在村子里的农家乐里,“全鱼宴”让大家食指大动。村民们根据鱼的品种和特点,把鱼烹饪成各式的美味菜肴——鲜香肥美的清蒸鱼,香脆可口的油炸鱼,鲜香生猛的生鱼酱,还有具特色的鱼肉包子……
喝着自家酿造的青稞酒佐餐,酒清洌甘甜,鱼肉鲜肥可口。鲜美的鱼肉菜肴,配着香糯可口的本地小土豆,让人吃得如此酣畅淋漓。 近年来,村民们运用原始手法烹制菜肴,受到了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和赞赏。据说,俊巴鱼烹饪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这菜肴的做法,大厨很耐心地解说到:“这生鱼酱是辣味的,蘸着鱼肉包子和这个小土豆特别好吃。鱼酱的我们精心把鱼肉切成片,去了刺,剁成细细的鱼肉酱。
而辣椒是我们用石臼把辣椒捣成细粉的。这个清蒸鱼是特别新鲜的,就只是放了盐巴和藏葱来蒸。我们这里的饭菜全都是新鲜无公害的,连这些佐料都是纯天然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