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清明寒食,江南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枇杷熟了,山花艳丽,九尾草摇曳,蓝花楹树结果,串钱柳开满树,露兜挂了一两个果,石菖蒲长得茂盛。而河畔长满芒草,青草蔓长。大自然一簇簇诱人的色彩在大地上铺洒开来,美不胜收。人间草木在对自然的承诺中自开自落,也撞进了我们的望春之心。在春天里,最令人动心的,就是音乐了。
《渴望春天》是莫扎特在1791年作曲的一首童声合唱。他也许未曾意识到,自己的创作与人生会终止于此。那年,他没能等到春天便辞世了。这首彰显莫扎特赤子之心的钢琴曲融春天的赞礼于歌唱的欢乐之中,曲式结构简单,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起伏的旋律具有较强的舞蹈性和律动感。曲谱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具有永恒的魅力,聪颖的莫扎特在此模拟了人的心理,一咏三叹,在对大自然的赞叹中流连忘返:看,悠悠云朵在倾诉,哗哗小河在流淌,那山坡开满无人知晓的斑斓野花,醉入山花之中。遥望山峦与苍穹,春天是多么的美好!“来吧,亲爱的五月,给树林换上绿装。让我们在小河旁看紫罗兰开放。我们是多么愿意,重见那紫罗兰。啊,来吧,亲爱的五月,让我们去游玩。”
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中的《春》也是一首咏春的经典作品。《四季协奏曲》作于1725年,大概是最早用音乐抒写四时之美的作品,对后世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协奏曲创作影响很大。这首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描写了牧羊人眼中的春天画卷,溪水潺潺,众鸟欢歌,尽管偶有乌云笼罩,电闪雷鸣,却也转瞬即逝,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
作为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的声望越过阿尔卑斯山,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阳光浸染的威尼斯,只为聆听一曲他的演奏。维瓦尔第在协奏曲史上的地位无可争议,历经近300年,他的音乐离我们的生活依然很近。在遍布植物花卉的公园慢跑,人们常常会选择《春》作为背景音乐,那种春天脚步匆匆的轻盈节奏令人心生欢喜。
贝多芬《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因第一乐章中荡漾的青春气息,被人们称为《春天奏鸣曲》。它出版于1801年,是作曲家早期的创作。作品跳音轻盈,神采飞扬,琴瑟和美,以欢欣雀跃的音符迎接春天的到来,奏出一幅梦幻的理想图景。作曲家内心必定始终怀着对人类的爱与守望,笔下才有如此挥洒的春意。这首奏鸣曲如同泰戈尔笔下的诗一般:“就是这股生命的泉水,日夜流穿我的血管,也流穿过世界,又应节地跳舞。就是这同一的生命,从大地的尘土里快乐地伸放出无数片的芳草,迸发出繁花密叶的波纹。”
《春之歌》是门德尔松创作的《无词歌集》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作于1830年至1835年间,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第一句就美不可言,歌唱性的主题起伏于高声部,其他声部则以琶音音型作十分巧妙的装饰性伴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如流水般婉转行进,这位浪漫派先驱用十六分音符创造出一部浪漫主义经典杰作,流光溢彩。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潜心研究古希腊艺术,从古代雕塑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寻找理想的舞蹈表现方式,例如赤脚身着长衫,舞蹈动作酷似树木摇曳或海浪翻腾。她在音乐中找到的灵感便是这一曲《春之歌》,它成为邓肯即兴表演时常用的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说,《春之祭》是真正的抽象音乐,它没有明确的故事或标题,作为芭蕾舞剧演出时,应配以尽可能抽象的舞蹈。就舞剧而言,《春之祭》描写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每当春天来临,便挑选一位少女祭献春神。乍听起来,《春之祭》的音乐的确不够协调精致,兼而有之的爵士乐现代感在当时也太过超前。然而回溯音乐史,这部作品是从调性音乐到无调性音乐转变过程中划时代的巨作,作为芭蕾舞剧也与其编舞者尼金斯基一同载入史册。一个世纪之后,《春之祭》被英国古典音乐杂志《古典音乐唱片》评为对西方音乐历史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
《春之祭》在音乐方面的独特性令其成为编舞“标尺”,强劲的躯体伸展与夸张变形的动作充满奔放的原始生命力,震撼人心。然而在1913年,这部舞剧于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剧院首演时,看惯古典芭蕾舞的观众们被惊得目瞪口呆,嘘声迭起,演出以失败告终。
波上花摇,云外香飘,乐符仿佛歌颂着春天的故事。德彪西创作的交响组曲《春天》于1887年2月完成,是作曲家在意大利游学期间所作,灵感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春》。组曲与名画共同营造出春的最美境地:音乐在凝固的画面中如吹皱一池春水般绵绵不绝地流动,传递出万物于春日暖阳下生机勃勃的欢欣喜悦,透出浪漫丰富的色彩。
伟大的作品穿越岁月时光,发出耀眼的光芒。正如史上有名的“永和九年”,兰亭畔那场声势浩大的“春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举行了一场文人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这些诗酒音乐,这些永恒润慰心灵的春天物象,都隔着迢递的岁月与我们相视一笑。
亦如英国诗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中赞美春天:“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濯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当和风吹香,使得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青春的太阳已转过半边白羊宫座,小鸟唱起曲调,通宵睁开睡眼,是自然拨弄着它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