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四川绵阳盐亭人),是北宋时期闻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也是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但人们传颂更多的,是他主政各地时爱民、务实、清廉的事迹。
盐亭永泰的太元观,是少年文同的读书处。公元1029年的一天,十二岁的文同遭遇了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事。
历史记载,文同外出遭遇官轿,因躲闪不及被官差殴打。父母对哭泣的文同说了这样的话:“官员里,有这样鱼肉乡里的贪官酷吏,也有为民请命,爱民如子的清官。要是有一天你得志了,要记得民生的艰难和委屈。”
读一个人的诗词文章,其实就是阅读一个人的内心。在后人眼中,文同诗词展示的是他那颗善良怜悯的心。
他同情山间采药的村夫,为终日劳苦,但颗粒无收的农人慨叹。“淘漉沟源筑野塘,满坡烟草卧牛羊。今年且喜输官办,豆荚繁多栗穗长。”他的字里行间饱含对于田舍生活的眷恋,以及对下层农民的情感。
文同一生,辗转多地担任要职。每到一处,都立足民生福祉与文明教化。公元1071年,文同任职陵州(今四川仁寿县)。地处山区的陵州,一向是很多官员避之唯恐不及的穷乡僻壤。然而,文同却表示“愿以所学施于有政“,以报答国家。
当年的陵州,盐井密集。依照旧法,官井需要百姓缴纳煎盐的柴火。山林农户每年为了给官府缴柴,劳苦不堪。朝廷旧法,极大地伤害了民生。然而,几位前任陵州地方官,却对此不闻不问。
文同上任后,力荐官府把小盐井的经营权转交民间,国家征税以充实财政。仅此一项,当地百姓每年卸掉了七八十万捆柴火的负担,而国家每年增加了五六万贯的财政收入。
文同在陵州只有短短一年多,却因体恤民生赢得了陵州父老的一致推崇。人民若有不便,他就像自己陷入阱中一样,一定要全心全意解决问题方得心安。
公元1073年,文同徙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他在任内兴办学校,挑选品行学问最优秀的人主事,并多方劝勉百姓送子弟上学。公务之余,文同常常亲自来到学校训导、授课。
他还亲自草拟《奏为乞置兴元府学教授状》,建议设立汉中府学教授一职。在文同的努力下,汉中教育蓬勃发展。
北宋的茶盐榷法作为官府专卖制度已存在多年,但没有人质疑它在各地实施中的偏颇。徙知洋洲(今陕西洋县等地)时,文同发现,洋洲茶叶充裕,官方专营反而使百姓的茶叶销售无路,民怨载道。
面对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格局,文同始终秉承的是他修齐治平的士大夫理想。
本着求实求是的原则,文同和专司茶务的官员多次交涉,据理力争。又直接上书皇帝,要求厘正。终于,1076年,朝廷下诏,废止了洋洲的茶叶专卖制度。洋州百姓减少了40万斤茶叶的重赋,民心大悦。
宋代官员俸禄甚高,但历史记载文同却一直生活简素。苏轼曾感慨地写道:“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自此,“清贫太守”这个美名,不胫而走。
公元1079年,61岁的文同被任命为湖州太守,在赴任路上他不幸患病辞世。病卧驿馆弥留之际,他曾回首千重山,阅尽来时路;他也曾嘱咐儿子,为国尽忠,为民谋福,将名利视作山间的浮云。文同去世后,身无分文,遗留的身家竟然不够丧葬费用,回乡安葬的费用还是苏轼解囊相助。
苏轼在《文与可字说》中这样评价文同:坚守道义而忘却权势,只做好事而忘却私利,一心修洁品德而忘却浮名。
人生百年,死亡终至。但文同却留下了永不泯灭的东西。这是真正的不朽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