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时常会想:如果树会说话,随着年轮的增长,它是否会感叹四季变换?如果海浪会说话,波涛是否会在潮汐里喧哗?如果光阴会说话,它又会讲出怎样的往事,在每个人的心头萦绕?
如果历史会说话,它会通过什么来表达?回望80多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除了有书信和亲历者的讲述,《我的父辈在抗战中(二)》为我们诠释了另一种可能。作为《我的父辈在抗战中》的续篇,这部由37位抗战将领后代从不同的视角,讲述自己父辈的抗战故事,还原了那段不能忘记的岁月:既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抗日将领头一名”,也有力克艰险完成光荣使命、儒雅博学的王稼祥……这些文章尽管表述不一,风格各异,但都是他们精心整理、用心写就的——“很多老人不会打字,给编委会寄来了厚厚一沓手写稿”。字字浸满真情,篇篇饱含敬意,都是为了“我们自己不应该忘记历史”。
如果文字会说话,“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字的由来,就会更喜欢、更推崇我们的汉字”。深圳梧桐山下有位汉字美学研究者——霍者,伴着梧桐山风和溪流,他努力寻找着汉字与美学的契合点,试图解开汉字中隐含的趣味:“汉字美学是涵盖了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美学体系。当前汉字进入了以‘识别’为主的时代,不少人对汉字字根的规律性认知欠缺。”在他的新著《说文解篆》中,通过对许慎《说文解字》中540个部首重新分类,梳理汉字的字源及其演变脉络,寻求中国文化的“上游之水”,引领读者进入美妙的汉字美学世界。执著于心中的“汉字梦”,犹如面向梧桐山路,霍者一步步前行,他相信登顶眺望时,会是内心与自然合一的幸福所在——“白昼云奇夜繁星,心琴无弦栖梧桐。辰龙巳蛇知兴替,汉文天下慰平生。”
如果自然会说话,那么“巴黎的桔子通常都长得愁云满面”。在法国的普罗旺斯省阿尔镇郊外的一座山冈上,有一间荒废了20年的磨坊,来自巴黎的年轻作家都德成了这座磨坊的新主人。站在这里,普罗旺斯的美丽景致尽收眼底——阳光下的松林,远处的阿尔比列斯山峰,寂静中突然传来的木笛声、驴子的铃声、鸟的啼声……都德的成名作《磨坊书简》犹如一幅简约清新、充满柔情的普罗旺斯画卷,24个小故事中倾注着他对普罗旺斯的深情。都德笔下的普罗旺斯犹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静谧安详,它们都远离尘世,归隐自然,但所不同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显得深刻肃穆,而都德的普罗旺斯则浮现出田园风景画中的点点生机。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如果光阴会说话,我想告诉那些与岁月并肩走过的日子,我愿做一名聆听者,细数光阴,一路找寻那些时光走过的细微痕迹,听它们用自己的文字讲述它们心灵中的灵感与领悟,或许相隔万千,却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真诚。看月光如何把溪水照亮,回味曾经的故事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