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诞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如龙盘虎踞,蓄势满满,颇为时人所推崇。他擅长各种书体,尤精于题署匾额,举国之中,凡是重要地方的铭文题署,没有一件不出自他的手笔。
魏明帝曹叡修建了一座凌云阁。此阁建得高峻雄伟、气势磅礴。而“凌云阁”三个大字的题匾自然丝毫不敢马虎,不过这不是问题,韦诞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做好这件事。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工匠的疏忽,“凌云阁”三个字还没有题上,匾额就被安装上去了。无奈之下,有人搬来梯子,让韦诞一步步攀上阁顶挥毫泼墨(也有一种说法是让他站进一个筐子,用绳子把他拉上去)。总之,都是要在高高的空中来表演他的拿手好戏。这个节目显然不容易演好,舞台距离地面二十丈高,简直就是举手间可摘星辰。下边,万人瞩目,真是伟哉!壮哉!可上边俯视,却是冰峰雪谷,危兮!殆兮!等到韦诞终于将此重大使命完成回到“人间”时,大家全都呆住了——他那原本墨染一般的须发竟全都变成了皓白的霜雪。
发者,血之苗也。一个人的头发由黑到白,大抵要有数十年的过程,而须臾间即完成了这个跃进,其中浓缩的东西,无疑是一部大书,值得静下心来,深深地思考和解读。
韦诞的运气可谓格外好,有人搬梯子,有人仰视,有人赞美,这样的“美”事到哪里去找?然而,由下往上攀登可并不容易,要步伐坚实、一步一个脚印,还要眼往上看、盯准目标。虽然技艺精湛、心无旁骛,但越往上,梯子晃得越厉害,危坠几率也越大。同时,途中的“索命无常”还不知会有多少不期而遇呢!比如,一阵大风吹来,会不会刮落下去?要是沙尘暴呢?要是暴雨、冰雹一起来呢,还能更上一层楼吗?……所幸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登上了极顶,那两把刷子终于可以好好表演一番了。
这可是一项万众瞩目的工程,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况且在这样特殊的“天台”上,就算功夫再好、本领再高,谁又能有把握不掉回链子呢?所幸一切按部就班、顺利完成,然而谢幕却也没有那样简单,就像骑上了虎背,上去固然不易,但下来更难。一步踏空怎么办,一脚踩滑了怎么办,支撑他的梯子忽然倾覆了怎么办……倘若其中的任何一项成为事实,那他的一切就划上句号了,这样的例子已经太多太多。
韦诞可不想成为身败名裂、血肉模糊的“肉饼”,让底下的人唏嘘与叹息,故而他忧惧,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正是这忧惧,让他须发皆白;也正是这忧惧,让他平安着陆。
人生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不一定非顶天立地不可,关键是要堂堂正正、无愧于天地。忧惧并不是一个令人轻松和愉悦的字眼,但它却可以让人专心致志、潜心修炼,从而充盈和伸展一个生命的意义,韦诞的白发恰恰揭示了这个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