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志》是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写的地方志。其中记载了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捐地办学的故事。
1035年,担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在卧龙街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宅居住。当时有位著名的风水先生得知后对他说:“卧龙街是块风水宝地,在这里修建宅院,必定子孙兴旺,卿相不断,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范仲淹听后却说:“与其让我范家一个家族荣华富贵,不如让这里多出人才,让大家一起荣华富贵。”随后,他便把这块地捐了出去,修建了苏州文庙,还请来当时的大教育家胡瑗来这里教学,为当地培养人才。当时庙学合一,苏州文庙理所当然地成为书声琅琅的“公立学校”。明清时,苏州文庙被誉为“江南学府之冠”。
范仲淹捐地办学后,苏州文脉流转,崇文尚德,先后出了38名文状元,是以前的5倍多,成为名符其实的“状元之府”。后来,苏州又出了100多名院士,是著名的“院士之乡”。
苏州文庙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明伦堂正中之所以置有范仲淹的雕像,就是要纪念他捐地办学,开启了宋代兴办地方学校先河的不朽功绩。
从范仲淹捐地办学的故事,不禁想到民间那个风水先生看范仲淹母亲墓地的传说。风水先生看后说:“此墓地是绝地,家族会有断子绝孙的灾祸,必须尽快迁坟。”范仲淹说:“既然是绝地,与其让别人承受灾祸,不如我自己承受灾祸。如果我命该绝后,迁坟又能有什么用?”结果,范仲淹硬是没迁。
邪不压正。历史已经证明:此绝地风水并没有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带来灾祸。他的4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个个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官至宰相、尚书和侍郎。范家的后世子孙,很多贤达显贵。苏州一带的范氏后人绵延不绝,至今已近千年,依然兴旺。
上面范仲淹与风水的两个故事足以说明:如果世间真有风水,那么世间最大的风水是人心,世间最好的风水是善良。这正如《周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