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在这首《元日》中,不仅写出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也描述了过年的习俗。诗中的新桃与旧符,指的就是春联。
虽然千百年来,过节的风俗今非昔比,但春联,却一直是春节中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它就像一枝不凋谢的红梅,在迎春的节日里如约绽放,成为中国年文化中一个美丽的符号。
如诗中,春联为何又叫桃符?说来话长——
据说,在周代的时候就有新年时在门前立桃木人的习俗。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镇邪气制百鬼。之后,桃人为桃板所代替。桃板上有的画人像,有的不画,新年时挂于门上。“桃符”一词出现于魏晋之时,渐渐统一了桃人桃板。桃符是用两块长七八寸,宽约一寸的桃木制成的,上面会写一些驱邪降福的吉祥词句,被称为“题桃符”。后世春联分为左右两联的形式与桃符分放在大门两侧的形式如出一辙。
到了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题在桃符上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流传久远。从王安石诗中所写的情形可以看出,北宋时期过年时题对联于桃符之上是相当流行的习俗。
但在春节时贴红纸书写的对联,并称之为春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功不可没。据《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不仅提要求,还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写。写春联贴春联在民间也迅速流传。
春联所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成了文人墨客们展示才情的载体。文化名人们的推波助澜,更增添了春联的魅力。喜庆的色彩、祝福的词句、讲究的格式、精妙的构思、美观的书写,好的春联让人赏心悦目,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完成了穿越时空的延续与承袭。
从辟邪祈福到抒发才情,春联是社会生活的表征,表达了人们渴望平安顺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了满足社会心理需要的实用功能,涵养出深厚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