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签等把切好的羊肉块连贯起来做成羊肉串,是叫“穿羊肉串”呢,还是叫“串羊肉串”呢?这两种说法现在都有,在卖羊肉串的店铺里,有写作“手工穿羊肉串”的,也有写作“手工串羊肉串”的。现在有专门制作羊肉串的机器,在推销这种机器的广告中,有的叫作“穿羊肉串机”,有的叫作“串羊肉串机”。在我们收集到的其他语料中,两种说法都有很多。例如:
(1)一个穿串工一小时能穿多少羊肉串?
(2)3名洗碗工,同时还担负着穿羊肉串的工作。
(3)大家决定和阿里木一起劳作,一起生活。他们和阿里木一起穿羊肉串,又一起出摊,在旁边仔细观察他如何叫卖。
(4)一斤羊肉大概能串20串羊肉串。
(5)说干就干,姚师傅就兴冲冲地去市场买来串羊肉串的竹签,每天花两个小时制作埃菲尔铁塔。
(6)孩子们有的去饭店帮忙、有的去羊肉串店去串羊肉串,还有去超市装袋、去花店送花,甚至还有去单位保洁的。
前三个例子是“穿羊肉串”,后三个例子是“串羊肉串”,那么两种说法哪种更规范呢?这还要从“穿”和“串”的区别说起。
首先是读音,“穿”读作chuān,“串”读作chuàn,口语中一般只说“chuān羊肉串”,不说“chuàn羊肉串”,即便写成“串羊肉串”,也读作“chuān羊肉串”。我们问过卖羊肉串的小贩,他们也把“串羊肉串”念成“chuān羊肉串”。因此“串羊肉串”的“串”在口语中实际读音与辞书中注的规范读音不符。
其次是词义,“穿”跟“串”的词义有所不同。“穿”做动词用时有好几个意义,让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穿衣服”的“穿”。另外还有三个意义,一是弄破、弄透,例如“把木板穿了个洞、滴水穿石”。二是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例如“穿针、穿过森林、从这个胡同穿过去”。三是用绳线、竹签等通过物体把它们连贯起来,例如“穿糖葫芦、把珠子穿起来”,“穿羊肉串”的“穿”就是这个“穿”。“串”做动词用时也有好几个意义,其中一个跟“穿”最后的那个意义相近,表示“把相关的事物连贯起来”,常用来组词,例如“串讲、贯串、串联”等;有时也能单用,例如:
(7)这部仅仅10分钟的经典动画片《三十六个字》,将36个象形字,串成了一个个好看好听又好玩的小故事。
(8)阅读的时候要去找到这个中心主题,才能抓住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把散乱的材料串起来。
(9)索道缆车把山峦连起来,把远山近景串起来,坐在上面大有俯瞰百重山,遥看一千河之感。
“穿”和“串”虽然都有“连贯”的意思,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穿”是要用绳线、竹签来穿,而且一定要让绳线、竹签从所穿的东西中通过并使它们成串,而“串”只是把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从词义角度看,“穿羊肉串”的说法更符合道理,因为羊肉串要用竹签等来穿,而且竹签一定要从羊肉块中间通过。
因此,不论从读音上看,还是从词义上看,“穿羊肉串”的说法都是规范的,而“串羊肉串”的说法就显得不够规范了。那么,为什么会把“穿羊肉串”写成“串羊肉串”呢?这是因为“穿”和“串”意义有相通之处。据学者研究,“串”是“穿”的滋生词,“穿”是动作本身,“串”是“穿”的结果,即穿后而成的东西,如“珠子串、羊肉串”,读音也从平声变为了去声。所以“穿”和“串”都有“连贯”的意思,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近义词。另外,“串羊肉串”比“穿羊肉串”显得更形象些。这些可能都是出现“串羊肉串”说法的原因。
由于“串羊肉串”的说法在语料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以至于有的字典也承认了这种说法。例如:
串chuàn许多个连贯成一行(háng):把羊肉块儿用竹签子~起来|~联|~讲。
尽管“串羊肉串”的说法在语料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但严格来讲目前还是不符合规范。作为辞书,规范的尺度应该更严格一些,对这种突破现有规范的说法予以承认还是不够妥当的,最好能够在修订时纠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