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有关系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莫过于友谊。我们都认为如果我们长大后跟父母成为朋友、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跟我们成为朋友、我们跟同学和同事成为朋友是一项成就。”在《友谊》一书中,英国哲学家、伦敦新人文学院创始人葛瑞林把“友谊”描绘成人类众多“美德”的一种,是引领人们过上有价值生活的基本要素,在葛瑞林看来,没有朋友是很可悲的,一个人“对待他的朋友应该就如同对待他自己一样,因为他的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
葛瑞林认为,“友谊,或等同于,或涉及一种品格,一种德行。”为了澄清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被爱又是什么感受”,以及究竟什么才是“讨人喜欢”的“可爱之处”?亚里士多德把“讨人喜欢”的“可爱之处”分为“实用之处”“合意之处”和“卓越之处”三种,而这三种“可爱之处”又相应地代表着三种朋友:“那些因彼此可获得实际收益而相互结交的朋友”“那些因彼此可获得愉悦感受而相互结交的朋友”,以及“那些因为彼此所具备的相似美德并且如同喜爱‘另一个自己’一般相互结交的朋友”。亚里士多德在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强调,只有最后这一种朋友之间才是人类最真挚且最高尚的友谊。他认为,德行具有内在的永久性,具有相似德行的人们之间的友谊,才是完美友谊。因为那些无需任何先决条件而优秀到极致的人(即“那些能自我约束、完善而卓越不凡之人”),是维持时间长久且圆满无缺憾的友谊。
“美德里有和谐,有坚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有爱。一个人的美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射,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美德与美德互相吸引,光芒与光芒交相辉映,结果便燃出友谊的光焰。”西塞罗经常在其哲学作品中谈到“友谊”。其中,名为《荷尔顿西乌斯》的对话集,书名即来源其与好友昆塔斯·荷尔顿西乌斯·霍塔卢斯的对话。阿奎纳甚至将“友谊”归类为组成某种幸福生活的物质之列。“友谊成为世间最为神圣的事物,不仅值得人们致以高于一切常理的崇敬之心,而且配得上任何与日月同辉的永恒赞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乔万尼·薄伽丘在其代表作《十日谈》中这样写道。
友谊是什么、友谊有何价值?在哲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绝对是形象各异的“哈姆雷特”。“如果把漫长的历史进程按时间维度切成片段,那么在每个事件片段上都可以贴上许多标签。”葛瑞林认为,有关友谊主题的观点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在《友谊》一书中,葛瑞林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友谊的发展所造成的变化。首先,启蒙运动的发起人希望能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概念去解决社会和人类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其次,友谊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历史演进。
当然,不同国家的人们因文化的差异而对友谊有不同的看法。葛瑞林认为,友谊的核心特征在于喜爱之情、同情之心和忠诚之意。友谊可以是我们和父母、子女、同学、同事之间的“朋友”之情,也可以是我们和素昧平生的人产生的相见恨晚的好感和喜爱;友谊可以使我们分享彼此不同的兴趣和思想,融入对方的世界,并担负起相互守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