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84阅读
  • 3回复

[纯水]不同角度看“趋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770
金币
371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0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4-02) —
           美术创作面貌趋同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趋同,首先表现为题材重复。譬如画家们在描绘都市青年时,花季少女与沙发、饮料的图像组合最为常见,几乎成为固定模式。在表现普通市民生活时,菜市场是最受青睐的场景。而对于某些少数民族题材,例如西藏题材、苗寨题材,早已形成某种创作时尚。

  趋同还表现为样式手法的低层次重复。一些功成名就的国画家,看似每年都推出新作展,但实际上不仅题材单一,样式手法也差不多,如同流水线上生产的工业产品。无疑,这只是浅层次地重复自己。难怪有观众感叹,目前的展览数量虽多,但没有必要逐一观摩,因为看了一幅作品也就等于看了参展的几十幅作品,看了一场展览也就等于看了几十场展览。但普通观众的批评,似乎无损名家的人气。既然是名家,就不乏追随者。不少青年学生追摹名家风格,由此产生一批又一批面貌近似的作品,加剧了“千人一面”的趋势。

  再者,趋同表现为各地区、各机构创作面貌近似,个性不突出,风格不鲜明。

  雷同,意味着单调和乏味,是艺术创作的大忌。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现象,探究其成因。曾有论者指出,趋同的现象,反映出艺术家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艺术语言,也反映出其视野的狭窄和创作思路的僵化。诚然如此。但这仅仅道出了创作者主观方面的部分原因,不足以解释面貌趋同现象为何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又如此之深。深层原因,恐怕要从人才推出机制、管理机制乃至经济文化生活环境里去找。

  时至今日,美术展览仍是美术工作者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展品的遴选机制,直接关系到展览的面貌。眼下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不同展览往往拥有同一群评委,同一群评委必然评选出面貌相似或者说气息、格调近似的展品。另外,为了能让作品入选或获奖,一些作者会刻意取悦评委,创作出符合评委“口味”的作品,“趋同”现象由此更加凸显。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日益灵活,人才流动较以往更为自由,各地不少资深名家已被在京艺术机构调走,而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也多奔赴大城市发展。同时,文艺名家们被不同机构“借用”,也成为常见现象。于是,名家一身二职,或者说一人拥有多种身份,渐成常态。譬如,某画家既是南方某美术院校的教师,也是首都某画院的特聘创作员,同时又是某研究院的特约研究员。美术人才的频繁流动,其实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激发了创作活力,另一方面也“稀释”了区域文化特色,客观上造成了各地创作风格的趋同化。这一点,当代一些“画派”的尴尬处境即是例证。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扶持本地美术创作,甚至大张旗鼓地培育“画派”。可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画派”始终无法获得广泛认可,原因就在于“画派”成员游走不定,各地创作面貌大同小异,缺乏鲜明个性。

  社会生活的变迁,也深刻影响着艺术创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获得巨大改善。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模式也在逐渐趋同。类似的生活模式导致类似美术作品的出现。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以此解释艺术创作趋同的现象,似乎有其合理性,但必须意识到,艺术绝不是机械地反映生活。仅仅把目之所见的生活片段记录下来,固然是对生活的反映,但只是浅层次的再现,说明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还很肤浅。

  美术创作面貌“趋同”的现象,值得警醒,值得深思。同时,面对这个艺术创作的大忌,既要反思如何避免雷同,还要避免单纯为了“新”而求新,为了与众不同而刻意求变,违反艺术创作规律。

  比如,在中国画领域,学习方式上,通常从临摹起步,初学者不仅要研习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甚至要模仿优秀作品的格调和气息,这是一个很难绕过去的阶段;创作题材上,中国画有着自己传统的题材,最著名的莫过于花鸟画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一直被无数文人画士所歌咏,所描摹,直至今天,花鸟画家依然钟情于此。学习方式重临摹、题材重传统文化、笔墨语言重锤炼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画从单纯的模仿到脱颖而出自成面目,的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更不是花样的翻新,而是寻觅新的表达路径。无论是对前人的超越,还是对自我的超越,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质变。创作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是否能以心灵歌唱赋予传统题材以新意,而不是沿着固有轨道在惯性的作用下懒散地滑行。

  此外,通观当今美术界,不难发现,非但作品题材、手法有趋同之势,甚至不同美术品类之间的创作语言也在逐渐靠近。譬如,油画追求水彩画的轻盈透明感,而水彩画则借鉴油画的丰富厚重感;水墨画追求素描的明暗调子效果,而素描则借鉴写意画简括的构图与洒脱奔放的笔触……这种“跨界”的作法,模糊了门类之间的界限,削弱了某些画种的特色魅力,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某些新的艺术语言也在“混搭”中诞生,并日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由此估判,创作面貌的“趋同”现象,或许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打破单调感,寻求丰富和变化,是人们本能的审美需求,观众的眼睛会做出明智选择,艺术史和艺术市场也终将淘汰浅薄跟风者。走出“趋同”,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推出更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更需要美术家敏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美术家一定要远离惰性。因为,无论是另辟蹊径的创新,还是对自我的不断超越,都建立在艰辛劳动的基础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8
金币
49902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90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5-01-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9-03
这样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缺少创新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0765
金币
12934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3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9-03
“趋同”之后会有突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26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12-08
艺术还是求同存异比较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