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桥集美一侧的嘉庚建筑风格、天际线、海岸线富有特色,集美学村的美展现在蓝天白云间。如今,集美学村绿地多了、建筑的外观漂亮了,游客也增多了,集美学村变得越来越美。从厦门大桥往集美学村看过来,美丽的天际线即将完整地呈现于眼前。
商城变成绿地 显现美丽天际线
位于龙舟池南岸集美旅游商城的喧嚣和繁杂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绿地多了,树木多了,多了几分幽静和诗意,多了游客的赞誉和艳羡,集美学村的美丽天际线令更多游客沉醉其中。而这些背后是无数人看不到的付出。
集美学村片区、鳌园片区是集美区“六线六片”中的“两片”,是提升市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所在。3月1日,集美街道启动商城拆除工作。集美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胡加福说,整个商城拆除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商城中有22家个体户,4家企业,这次拆除是无章可循,很多情况是第一次遇到。如位于集美商城内的南顺鳄鱼园,有三四千条鳄鱼,要转运到云南,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云南、福建等省市相关单位的批准,甚至途经路线都要经过主管部门批准。还要从泰国请专业人员抓捕鳄鱼。
“除了集美旅游商城的A区即将拆除之外,其他改造和提升完成了90%,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有机融合在一起。”集美东海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王晓斌工程师说,“商城的B区、C区已经拆除完毕,改造成了一片绿地,厦门大桥下的几处房屋立面整治也完成了,现在是焕然一新。”如今,鳄鱼园所在的A区即将拆除,商城B区、C区所在地已经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棕榈树、洋紫荆等根植其间,生机勃勃。
集美旅游商城拆除后的绿化现场。 (刘平 摄)
融入闽南元素 初印象锦上添花
开车进出厦门大桥,集美一侧明信片般的风光总能吸引游客的目光,龙舟池的旖旎和嘉庚建筑的恢宏互相映衬,无论是白天的阳光明媚还是夜晚的灯火璀璨,视线所及皆是风景。这一段大桥上的风光之旅,也成为不少游客的“厦门初印象”。商城改造成绿地后,将为这幅美景锦上添花。
除了集美商城的改变,细心的市民或许已发现厦门大桥下的集美水闸及周边几处老房子的外观也有了新变化。墙体变漂亮了,窗户甚至空调罩有了闽南的元素。“为了能与学村的嘉庚建筑风格协调,在改造提升时,融入了闽南的文化元素,窗户贴上了清水砖。”王晓斌说,“这些清水砖不能太宽,也不能太厚,都是特别定制的,拼接起来长达800多米。”而铝质的空调罩采取烤漆,也是闽南红,与嘉庚建筑的红屋顶相协调。
在集美街道,这样的立面提升随处可见,而且很多已经初见成效。街道工作人员潘文华说,墙体外置的碰窗,老旧的雨棚是立面整治的重点。经过初步统计,有近2000个碰窗,面积10000多平方米需要改造。这些碰窗,很多居民用来晾晒衣物,刚开始很多居民不理解,街道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多次被推出门外。而前期的立面提升效果出来后,居民态度大为改善,都积极支持。潘文华说,立面整治提升后,建筑物的外观更加整齐亮丽,美观大方,环境好了,生活更舒心。
胡加福说,无论是商城的拆除还是立面整治提升,都离不开集美陈氏宗亲理事会、集美大社居民的大力支持。
着眼未来居民的受益会更多
集美陈氏宗亲理事会副会长陈威龙说,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在做好事、做实事,从大社乡亲的角度出发,为乡亲们考虑。无论集美旅游商城还是立面整治提升,乡亲们都是从不理解到理解。他说,在商城拆除过程中,有的商家主动行动起来协助拆除,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陈氏宗亲都看在眼里,都很明白。
他说,商城拆除后绿地增加了,旅游沿线环境更美了,对集美学村的旅游有很大提升,最终受益的还是大社的居民们。“为了做工作,宗亲理事会的老人们都行动起来了,多方沟通、协商,虽然有的居民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大家都从大局出发,舍小家为大家,现在都配合得很好。”陈威龙说,“宗亲理事会做群众思想工作细致扎实有效,为拆除工作赢得了共识,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据悉,整个集美旅游商城拆除实现零投诉零上访,为集美“和谐拆迁”做出了表率。
图片来源于陈禾青《鳌园春色》
“鳌园景区免费后,游客爆棚,我们看到了希望。”陈威龙说,“人潮就是商机,着眼未来,相信未来的集美学村会更美,游客会更多,居民的受益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