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桂林山水比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还早,小时候歌里唱着桂林山水,语文课本上读着桂林山水,可以说,桂林的山水,从小在我脑海中形成的记忆就是美不胜收,山水画卷,让人人向往之。
日月双塔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轴线上,与“象山水月”相邻。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
象山原名仪山、漓山、沉水山。又因山东端的水月洞有如象鼻,整个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故称象鼻山,简称象山。
定桂门位于桂林市两江四湖港口附近江堤上。两江四湖工程把桂林的老城墙拆掉了,但有一处城门的匾额被保留下来,按原址被固定在江堤上,有白崇禧的题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桂林解放桥,桥下绿水荡漾清猿啼,这是桂林市民饮用的水,非常的清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江岸边的一个门,上面很多的灯,晚上会比较漂亮,夜晚,桂林市民会出来漫步,在这里休息一下,享受着漓江的清凉和舒畅。
此次旅行在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住了一晚,左边的是虞山桥,对面的建筑就是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就是河岸边,临河的房间可以看到夜色中的漓江。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河岸边的这棵树让我想起了张艺谋山楂树之恋中的那棵山楂树,不过好像没有那个树冠大,这个具体是什么树,抱歉我也不明就里。
我去桂林的时候已经是银杏叶金黄一片了,在城里面随处可见凸起的小山包,一看就是喀斯特地貌,非常的好玩,可以想见几万年前轰轰烈烈的地壳运动。
虞山路上的望江观音院,这边的门不对外开放,进不去,要绕到另一条街的门才能进去。
虞山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区北部的北极广场和虞山桥附近,因其内有虞山而得名,又因其在市区北部所以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也是桂林历史的渊源地。
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城北,因园内虞山,虞帝庙而得名。园美庙灵、山奇洞幽,规划面积1.2万平方米,是桂林市最美、最大的仿古园林,也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和桂林历史的渊源地。
五福塔(以中国传统吉语“五福临门”命名)金碧辉煌,塔内设有“平安钟”以祈福国泰民安;
“九重天”是由三个大理石雕凿而成,给人以平步青云之感;
虞山突兀矗立,林木苍翠,环境幽谧。山的西麓,韶音洞贯穿南北,悠风习习,与皇泽湾的淙淙流水和洞口阵阵林涛,交织成韵,有如韶乐。
虞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舜洞薰风”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主要景点有虞帝庙、怡沁园、三绝碑、五福塔、闻韶楼、韵音洞、九重天、美泉宫等。
巴金的名言也刻在石壁上了,生命的意思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看到这个心情激动,巴金老先生真是高风亮节啊。
山顶上有一座仰尧亭。桂林虞山位于桂林市城北的虞山公园内,仰尧亭建于虞山的顶峰。
站在山顶,可以看到桂林市的漓江,还有虞山桥,以及下面的居民楼,马路,以及葱葱郁郁的树木,清晰可见。
这座桂林最早的庙宇,古往今来祭祀虞帝者络绎不绝,被视为桂林的福地。
这座城市真是有趣得紧,建筑物都在群山环抱之中,到处都是群峰耸峙,到处都是烟火人间,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空气质量好,生活节奏慢。
虞山现存古代碑65件,其中以唐代韩云卿撰文,韩秀石手书、李阳冰篆刻的《舜庙碑》和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靖江府新作虞帝庙》最为珍贵。
在虞山东麓崖上镌刻的一座距今1400多年的观音像更给公园增添了神采。
虞山公园整体大而又细致,细节精巧雅致,其造园手法别具一格,风格独树一帜,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和西方相兼容。
在虞山东麓崖上镌刻的一座距今1400多年的观音像更给公园增添了神采。
南园突出一种人文感觉。在虞帝庙的遗址上,公园又重新恢复新建了虞帝庙,其背后即为虞山,浑然天成。
“曲水流觞”妙趣横生;怡沁园巧夺天工的假山叠石栩栩如生;还有回音壁,两人世界、智者、闻韶楼、南薰亭等众多景点。
虞山在虞山公园内,叠彩区北极路东,漓江西岸,是桂林城北一座孤峰,海妃殉之。根据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唐时在山下建虞帝庙,庙东宋人建南薰亭,把山叫做虞山或舜山。
虞山公园是个当地市民消夏避暑的绝好地方,大家都喜欢到虞山公园来,带上孩子,穿梭在藤萝之间,行走在青草地上,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清新。
夜色中的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在虞山桥上观赏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汉唐式风格建筑,酒店共有三座楼,都是沉稳大气,恢弘开朗。
叠彩山滨临漓江,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主要景观有叠彩亭的美石、风洞的摩崖石刻造像、望江亭看两江四湖风光以及明月峰顶鸟瞰桂林全景。
在桂林住了两晚,第三天我们出发去阳朔,车票21元钱,坐动车半小时到五十分钟。下车时下着雨,没有带雨伞,匆匆吃了点东西,然后去住的地方,就在县前街。
晚上到阳朔西街游玩,说实话走在街上也没多大的惊喜,因为去了丽江,去了成都锦里,去了大理,去了重庆磁器口,西安回民街,感觉都差不多,吃喝玩乐。
自然又是很多的肉干,比如这个牦牛肉干,或者牛肉干,豆腐干,等等。
记得在街上同学买了一个百香果,临街地摊上买的,一个好像是一块钱的样子,剥开后里面有核,吃起来味道甜的,尝着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我们在街上吃了一碗米粉,阳朔西街这边到处都是米粉,米粉不贵,吃起来软软的,一碗米粉不够,外加一个夹馍。牛肉夹馍,十块钱。
好多的雪糕啊,你看有猕猴桃的,有火龙果的,也有海星的,还有咖啡的,巧克力的,真的好多啊,估计女娃娃喜欢这些。
阳朔西街就是一条小资情调的街道,许多的小装饰品,小玩意,很是有趣,只是不好带,不过可以细细观赏,感受这些里面的有趣。
西街,曾是孙中山先生演讲的地方,艺术大师徐悲鸿也曾居于此,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曾在此留下足迹。
西街是阳朔县城内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历史。590年(隋开皇十年)设置阳朔县时,县城就已有一条长约200米、宽约5米的街道。当时街上只有几家经营日用品的店铺,居民大部分是农民。
街上很多的美食店,比如晚上这些卖烧烤的,有大龙虾,有扇贝,有牡蛎,海螺,有大虾,等等,都是海鲜,吃起来味道不错。
因为白天下过雨,街道上湿漉漉的,石板街就是干净,雨下过以后,街道上一尘不染,晚上还有点凉快,不过温度正好合适。
阳朔西街全长近800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西街的建筑大都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也有一些是明清时期的,所以历史比较久远。西街的街道用大块的石板铺成,也颇有历史韵味。
1984年经初步改造,建成了古朴典雅的旅游文化街。1999年到2004年,阳朔县又完成了保护性整治,使整条街道建筑凸显出“小青瓦、坡屋顶、马头墙、木门窗、吊阳台”式的桂北民居特色;与桂花街组成并行的步行街,颇具特色。
这里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到1998年,发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因此西街又被称为“洋人街”。
县前街就是我住的地方,这条街上很多卖吃饭的,还有很多旅舍客栈,桂林米粉,还有田螺酿,漓江啤酒鱼等等。
独秀山:位于公园以东,山峰平地拔起。山形如柱、壁如浮雕、气势磅礴,被称之为“玉柱凌霄”。因山形如竹根,又名竹箢山。山高100米,峰顶平坦,四壁如削,林藤蔓生。山腰有亭,相传曾有一仙人乘鹤来游,在此小媳,放掉仙鹤,故名“放鹤亭”。
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个徐悲鸿的故居,县前街上还有这个废弃的地方,原来是个休息的地方,你看墙壁上的桂林山水画卷,还有迎客松的画卷,几个石凳子往这里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