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南有黄山北有千山!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千山,领略过冬天泼墨如画,大气磅礴的奇美千山,也让我更加期待春天的千山又是怎样的光影明媚。且让我再走一遭,用笔墨徐徐为你们展现千山的春日画卷。千山冬卷欢迎见我的姊妹篇《世间真有千山暮雪泼墨成画》。
如果说冬天的千山是冷峻而孤傲,冰雪覆地,千山鸟飞净,那么春天的千山就是柔情似水,万树花开,重峦叠翠,郁郁葱葱。原来北方的山也有如此柔软的春光,着实让我意外。
进得山门,梨花迎门。不想走路,即可乘坐景区观光车至山腰。既可登顶一线天,在天上天俯瞰千山众峰,或是五佛顶,参拜千山寺亭碑阁。也可如我一般闲庭信步,随意观瞻。
晓入千山路,烟光织翠萝。崎嵚缘石磴,宛转历岩阿。
阳光满枝头的春日,明潭水清,山花满山壑,山石铺路,亭阁隐现。也许是一簇两蔟梨花不经意间从幽林伸展,墙头窜出,让你抬眼便满心欢欣;也许是一树红花开在寺前,鲜妍明亮,也让你心花怒放;再或许是庙前一棵开满紫色丁香的树,挂满芬芳随风而动。
你突然就挪不动腿,想醉倒在这盛满姹紫嫣红的古寺前。
这样的情景难怪曹寅在诗中描摹千山道,“锦石幽花一院深,日长无事罢弹琴。应谁说似千山里,门外跫跫有足音。”果真春光在此大好,良辰美景正当时。
于是抬眼一望,原来正是以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历史悠久、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而闻名的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佛寺龙泉寺也。还真是路回青嶂底,寺隐白云隈。洞口闻清籁,碑文暗绿苔。莲花天际出,顿觉绝尘埃。
相传龙泉之名来源有四,一曰毗户殿前石隙有泉,涓涓细流弯曲似龙;二曰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如“龙涎吐水”;三曰寺前为照山,后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四曰唐太宗东徵,驻跸千山,钦过此水,故名龙泉。 皇帝是龙的象征,龙颜来到这里饮过此水。于是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要到龙嘴接掬一捧龙泉水。佛教把智慧称做“般若”,寺庙的泉水喝上一口自是让人醍醐灌顶,龙泉不就是“般若泉”吗?
龙泉寺景点众多,早最为有名的“龙泉十六景”为: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月夜、吐符应生、龟石朝曰、蟠龙石松、象山晴雪、狮吼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万松主照。真是每景每物景色各异,意境深远,一景一个故事。讲也讲不完,道也道不尽,引无数诗人、骚客,挥毫泼墨留下无数佳作。
“狭径才容骑,香台欲起龙。悬崖千仞落,断碣百年封。泉细通幽壑,庭深暗古松。临高一骋望,积翠霭重重。”爱新觉罗.玄烨就曾为龙泉寺作诗一首。
灵波渺渺云烟幻,僧塔累累草木繁。谁共青山不生灭,鹤来应为问真源。相传王尔烈也曾来此求学。
于是山路辗转,拾阶而上,见一山石,石壁形似雄狮,果名约狮吼钟声。待得爬上,豁然开朗。春日暖阳,照海一千峰,参差如泼翠。瓶峰晨翠、螺峰月夜、万松主照正该是如此景象。虽无雄狮,却见一灵猫,懒惫晒日。
而龙泉寺座下之山势如一条游龙,从风水上讲是一块宝地。而寺院正好坐落于石龙盘踞之中,龙头和龙尾相接按逆时针而下,在那头尾最近的地方,恰是寺院的第一道山门。建筑与山势是那么神奇地天然浑成一体。据说以千多莲花山得名的千山,从高处俯视,那千朵山峰就象手持笏板的众臣子拱卫着朝廷一样环持着龙泉寺,如众星捧月般,如此神妙!
正如清初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在诗中描写的那样:“梵宇起中天,香岩响碧泉。虚堂清晓露,幽壑静鸣蝉。恣引螺峰翠,松含像巅烟。寺以峰为屏,山借寺为显。”
我想也正是有如龙泉这样的千古名刹坐落千山,才成就了千山辽东第一峰之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