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德里,总要拜谒一下圣雄甘地的陵墓。甘地墓位于离印度门不远的一座四处砌有长砖围墙的庭院正中。陵墓简洁朴素,外表是一大块黑色大理石拼成的四方形,长和宽各3米,高1米。陵墓上覆盖着5个黄、白、红相间的鲜花花圈。一盏小小的长明灯在玻璃罩内昼夜燃烧,象征着甘地的精神永存。这里是当年火化甘地遗体的地点,陵墓下其实空空如也。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7分,甘地在去祷告的路上遇刺身亡。按其遗嘱,遗体在24小时内按印度教习俗火化,骨灰撒到注入大海的河流中。
陵墓的正面镶嵌着甘地临终前的感叹:“咳,罗摩!(印度文,意为“啊,天哪”)”此外,没有任何墓碑、雕像或题字。四周绿草如茵,几只小松鼠活泼泼地跳动着。人们赤足随着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圈,脸色庄重而虔敬。流逝的岁月冲淡了枪口下的鲜血,留给后人的是崇拜和缅怀,以及神一般、谜一样的甘地形象。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陵墓斜对面就是甘地纪念博物馆,里面珍藏着许多与甘地有关的资料、遗物、照片和图书,还有他临终时穿过的粗布白衣。年轻的印度导游把甘地陵墓当做了一个旅游景点,我们却与近距离瞻仰、了解甘地的机会失之交臂。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甘地身材矮小,总是赤裸着干瘪的胸膛,鼻梁上架着副圆形的钢架眼镜,下半身仅用土布裹缠,光着双脚,终年行走在尘土飞扬的穷苦农村,为劳苦大众奔波呐喊,争取民族独立。他被印度所有的党派、阶层甚至以前的敌人尊为精神领袖和国父。
本来,甘地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他曾留学英国,成为一名律师。饶有意味的是,甘地接受了英国的法制教育思想,对大英帝国抱有幻想。最终,他的反种族歧视理念与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政策背道而驰,他也从英帝国主义的追随者变成立场坚定的反对者。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更源于他的宗教信仰。他坚信:暴力不能拯救印度,应该以自我牺牲代替暴力,以灵魂的力量代替野蛮。甘地数次绝食自戕,化解了多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他自己却成了非暴力的最大受害者,近80年的生命历程中,有六年牢狱之灾。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作为非暴力运动的化身,甘地最终却死于暴力者的枪口,那是何等的悲凉!
作者 王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