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城市的人行道上,经常可见沿街摆摊的小摊贩,卖油炸食品、水果、蔬菜等。没有警察干涉,也没有城管驱赶。这些穷人就这样安稳地挣点小钱,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水平。无论是富人区还是贫民窟或商业地段,都开有小杂货店,招牌醒目。这些店的店主已融入社区,每一位居民的姓名、相貌和需求,都印在他的脑海中。顾客路过小店,会顺手买点日用品,比如一块香皂、一盒火柴,还能听到些邻里的八卦趣闻,店主也会针对性地推荐货品。由于店主和买家熟识信任,可赊账,可换货或退货。
印度的街上,店铺老板都能说会道,只要天气没热到嘴巴不能动,他们就会甜言蜜语地引诱游客进店。这些人要么记性太好,喋喋不休地问客人为什么经常来印度。要么记性太差,每天来来回回在街上跟客人耍那老三样,用同一句话搭讪。我在琥珀堡坐着三轮汽车看人骑大象时,有个小贩拿着一叠硬塑料套子包装的纺织细密画,叫价100元人民币或1000卢比买10张。见我没反应,就主动多加几张,再用英语慢慢减价。终于,我用100元人民币买下25张当地民族风格的小画。这一下,许多小商贩拿着旅游商品和纪念册追着要卖给我,我赶紧叫三轮车开走。有个小贩居然紧紧拉住三轮车后面的拦杆,把头探进车厢,要继续做生意。当时车在下坡,好危险!我让司机马上停车,把这个要钱不要命的小贩“请”下了车。
刚到印度时,导游特别关照,这里的出租车司机出了名的不靠谱。招数如下——喋喋不休地说,你预定的酒店已关门或客满,试图把人领到他们能拿回扣的酒店;乘坐三轮摩托车或人力车之前,要先跟司机讲好价格,否则他们会根据目的地酒店的档次随意提价。
导游还告诉我们,印度司机习惯在出发前谈好所有的条件,确认过路费和各种税费该由谁出。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默认由旅客出。因为他们收入较低,要求旅客承担过路费,可以挣外快。事先谈好价格,一般来说,他们不会反悔。
原作者不详